2)第1087章 人均增高八厘米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当前的普通人眼里,都一样好吃。

  相比起粮食,用饲料的养殖成本要低得多。

  同时,饲料业方便运输,存储。

  对于那些大规模的养殖户来说,饲料已经是必备之物。

  靠着饲料,大华的养殖业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

  永兴十八年二月十八号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数据。

  一个民间调查统计机构进行了一项研究,证明永兴十八年,大华人的平均身高比大明时期增加了八厘米。

  通过这个数据,该机构证明了大华当前的营养水平比大明时期好了数倍,国民体质大幅的提升。

  事实上,这个数据很扯淡。

  他们现在的调查样本基本上集中在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而且,因为经费的原因,他们采样的数据也比较有限。

  更要命的是,矮个子一般都不太喜欢暴露自己的身高。愿意接受测量的,大部分都是些对自己身材满意的高个子。

  抽样调查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大华的民间机构现在还没那么高的水平。

  而且,就算是他们现在的数据能够测的很准确,但他们也不可能知道大明时期的人均身高阿。

  那个时候可以没有闲的慌的机构去做这种调查。

  所以,比大明时期人均身高增高了八厘米这个数据,纯粹是该机构大致推测出来的。

  不过,大部份人都毫不犹豫的相信了这个数据。

  这其实也很正常,后世网络时代,获取信息的难度降低了无数倍,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会去质疑一些‘专业机构’给出的数据。

  数不清的键盘侠,拿着那些数据大放阙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只要给出的数据不太离谱,又恰好符合读者的喜好,就没有人会去深究。

  更何况,在这个获取信息极其困难的时代。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们只能去选择相信权威。

  而大华日报,代表的就是权威。能够刊登在大华日报上的信息,一般错不了,毕竟大华日报上的文章,都有官府严格监督筛选。

  事实上,官府的新闻审核官叶楠在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心里是清楚的,知道这个数据不靠谱。

  但是,这个数据的公布,对于大华朝廷来说没有坏处,至少可以增加国民的信心,自豪感,以及对大华官府的满意度。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这样想,还是大华的日子好呀,不愁吃穿,连个头都可以长得更加高大。

  有了这种想法,对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都能多一份容忍,然后期待以后会变得更好。

  对于维持社会稳定来说,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而且,他们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错,该机构的报道,只能说数据不够准确,却不能说他们在胡说八道。

  在整体上,大华的平均身高,肯定是要比大明时期增加了一些。

  而且,这个在大城市里尤为明显。

  丰富的肉食,多样化的食材。

  当营养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后,那些有钱人的食谱,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牛奶也在这个时期登场,成了有钱人家必备的饮料。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087章人均增高八厘米)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