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6章 城市转型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输,都能带来大量的财富,带动一大批的就业岗位。

  军事城市,主要分布于海外的一些港口。

  比如休达,河口,海山等等。

  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划分,实际上中心城市往往也是交通枢纽,甚至同时工业也很发达。一些资源型城市也发展出了不错的工业,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同时也是旅游型城市,比如苏州。

  比苏州风景更美的地方有很多,但在交通还不够发达的当前,苏州是接待旅客最多人次的地方。

  京城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

  政治自然无需多说,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高等学府上。

  大华名气最大,规模最大的十间大学,有五间在南京,占了总数的一半。

  剩下的两间在上海,两间在广州,一间在苏州。

  像江户,德里这些城市虽然规模大,人口也多,但教育水平却远远不如中原的城市。

  这倒不是大华刻意打压。

  随着大华对海外领土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强,官府对各方面的管制其实都在放松。

  像江户,除了不允许开办军工厂之外,其他无论是重工业,还是制造业,甚至是高科技行业都可以发展,甚至还有官府提供技术支持。

  海外教育水平落后于中原,主要还是缺乏顶尖的师资资源。

  大部分高水准的教授,都不愿意去海外教书。

  他们在中原也是被当着国宝一样供着,又何必去海外呢。

  缺乏这些人才,海外那些地方的大学水准自然就很难得到提升。

  虽然他们也在努力的发展,但中原的底蕴优势太大了。

  南京的这五座大学培养出了太多的人才,名气太大,已经成了天下读书人的首选之地。

  天下最顶尖的那些人才,都集中到了这几所大学里。

  这种优势地位一旦确立,其他地方想要打破的难度非常大。

  就比如后世的牛津,哈佛等等。

  最厉害的师资,最顶尖的教学设备,资源,最顶级的人才汇集到一起,想不成功也难啊。

  除了顶尖大学,普通大学的数量,南京也有非常多。

  这些年,这些大学为大华提供了无数人才。

  十几年前就开始的全民教育政策,到了永兴十八年,已经初具成果。

  单论中原地区的识字率,那起码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有些二十一世纪的国家,都达不到这个水准。

  海外方面稍微差了些,但总体的识字率也有百分之八以上,而且还在飞速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内,就能提升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到时候,只要一千个人中能出一个人才,一年也能培养出几十万人才。

  大华最新的一期的教育规划是保证每一座三线城市都有一间大学,每一座二线城市都要有一所重点大学。

  至于中学,每一座县城都必须有,要保证能够容纳本县的学生,提高小学升中学的升学率。

  而基础教育,则要普及到农村,争取全面扫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又是科技普及的根本。

  对教育,如何重视都不过分。

  而且,只要舍得投入,其长期收益要远远高于对其他方面的投资。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096章城市转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