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外城墙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的城墙其实都是些低矮的小城墙,想南京京城墙这种级别城墙,整个中国也没多少,也就是北京,西安,还有就是一些雄关天险。

  除了这些地方,剩下的都是低矮的小城墙。

  所以炸城墙这一招,还是有很多用武之地。

  吴长庆站在一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整片战场的局势。

  在他身后的是一群高级指挥官,他们也不用亲自去前线指挥,那样太危险了。

  即便是冷兵器时代,高级将领带头冲锋的情况都很少。更别说现在的战争中有大量的火铳和火炮,高级将领就更不会轻易到一线。

  而且,他们也需要凑在一起,就当前的局势进行判断,做出计划和调整,然后让传令兵向下传达命令。

  八十门大炮对准了一段近百米的城墙,炮弹像雨点一样倾泻到这段城墙上。

  仅两轮炮击,这段城墙上的士兵就留下一大堆的尸体,剩下的都跑了个精光。

  守城的将领也没有阻止,因为他们知道明军是要轰开这段城墙,所以接下来还会有大量的炮弹落到这片地方,不撤退就只能等死。

  而且因为怕炮弹误伤友军的缘故,明军也肯定不会在这段城墙展开进攻,用不着防守。

  守城的将领现在可以不用理会这段城墙,只需要准备好预备兵力,在这段城墙倒塌后派兵堵住这个缺口就可以了。

  吴军左翼部队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填河之后,总算是填平了一段河流,可以供楼车通过。

  随后,左翼便开始了试探性的攻击。

  至于总攻,那得需要等到其他部队也做好总攻的准备,同时发动总攻才能给予敌军最大的压力。

  如果只是单独刘汉三这一段发动总攻,清军就可以把精锐布置到这段城墙,又或者把预备部队派到这段城墙。

  而只要全线发动总攻,清军就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中军其实也已经做好了总攻的准备,他们的燧发枪部队通过和城墙上弓箭手的对射,已经把清军的弓箭手消灭的七七八八,剩下的都不敢抬头了。

  虽然吴军也损失了近千人,但是,这一千人对部队的实力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燧发枪没有被损坏,他们就可以直接抽调一千原本在使用冷兵器的士兵过来。

  明军当中有一部分士兵虽然用的是冷兵器,但平时训练的却是火器的内容,为的就是可以在战场上直接补充替换。

  另一方面,也是在等燧发枪造出来之后,可以直接进行换装形成战力。

  所以,表面上看明军损失的是一千主力燧发枪部队,但是经过这样补充后,实际损失的仅仅是一千冷兵器部队,对明军的战斗力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清军就惨了,直接死了近两千弓箭手,这些可都是训练了一两年的老兵呀。这些人没了,想要临时补充根本不行。

  普通的士兵倒是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