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头疼的洪承畴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还有点点思路,但是如何不用火绳来点火,他们确实根本没辙。

  这当中要用到的弹簧,在目前的华夏可是实打实的高科技。

  除了军事方面,在内政上洪承畴最近也是焦头烂额。

  有好几家大布商反映,南京出现了一种廉价布匹,不但质量好,而且价格极其低廉,每匹布比其他商家的布匹低了足足五十文钱。

  这简直就是要逼死其他布商,不留一丝余地。

  本地的布商都自发的团结起来应对,联手买下了这批低价的布匹,想要拿下所有货源,然后再控制价格。

  但是,那些廉价布匹实在是太多了,好像没完没了一样的从长江下游运上来,那几家大布商都有些吃不消了。

  囤积了太多的布匹卖不出去,他们的资金链都快要出现问题。

  这种情况下,那些布商只能求助于官府,要求他们进行干预,比如对那些布匹加税或者直接查抄。

  他们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因为那些布匹都是来自苏州,不对其进行打压的话,会有大量的白银流向苏州,流向明军。

  这让洪承畴很头疼,他本人是希望出现竞争的,这对布匹市场来说是件好事,可以降低物价,让更多的人买的起布匹。

  可问题是,这些廉价布匹是来自苏州,他就不得不考虑一些军事上的后果了。

  与此同时,他对苏州这个地方也越发好奇了起来。

  他知道苏州是一座非常发达和富足的城市,有谚语道‘苏湖熟天下足’,是重要的产粮区和纺织业区,贸易区。

  但是,在以前苏州可没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一直到那个吴长庆出现,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跟着涌现出来。

  香皂,肥皂,玻璃,牙粉,布匹,先进的火器。

  这些东西在市面上都极受欢迎,特别是香皂玻璃这些苏州独有的商品,在南京以及周边基本上就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只要苏州的货一运到,立即就会有人将其抢购一空。随后,那些苏州商人就会采购大量的粮食,硝石,铁器等战争物资返回苏州。

  洪承畴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他立即召见了直隶布政司,要求他对香皂肥皂等商品增加高额的税收,以此来减低那些商品的利润,同时也可以增加收入。

  战乱时期,谁都缺钱。

  南明朝廷缺钱,满清朝廷其实也挺缺钱的。

  唯一不缺钱的可能也就只有苏州了,吴长庆那厮竟然还在搞免费教育,这让洪承畴知道后差点郁闷死。

  这得是富到了什么程度,才会在战乱时期大肆兴办教育呀。

  洪承畴的想法是好的,只不过政策下来之后,苦的却只有秦淮河畔的妓女。

  毕竟,他们加税,苏州的商人就加价。反正以香皂等商品在南京的受欢迎程度,加价也不愁卖不出去。

  弄到最后,满清朝廷多了税收,苏州商人依旧赚着大钱,只有那些需要这些商品的消费者最后买单。

  因为这事,秦淮河上多了诸多的骂声,甚至有些人还希望苏州的明军快点打过来,把满清鞑靼赶回去。

  这样,她们就能够重新用上便宜的香皂肥皂还有玻璃镜子等好东西。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73章头疼的洪承畴)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