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4章 送杜少府之任北州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乱,那就说明当地的官员没能力,不会处理关系嘛。

  更何况,一旦发生叛乱,他们这些地方官也容易被杀死。

  “李大人多虑了,短期内那些扶桑大名应该不敢乱来。再过几年,你都可以调回中原了。”

  杜俊说。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打发时间。

  东西伯利亚,大华在这里也设了一个省,名为北境省,是大华面积最大,但人口最少的省。

  三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不到五十万,平均六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诠释了什么叫着地广人稀。

  南京城的人口密度,已经差不多达到了每平方公里500人,是北境省的三千倍。

  偌大的北境省,只有一个省长,下面的一些副省长,各种局长的位置都还空缺着,那些大华官员不愿意来。

  去扶桑条件虽然艰苦点,但至少还有机会做出政绩。

  但在北境省,官员几乎就是无所事事。

  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这里暂时都发展不起来。

  省长钱科倒也还算努力,来到西伯利亚之后,试图搞点工业。

  但是一番折腾之后,他选择了放弃。

  这里的百姓,几乎没有什么消费能力,就算是做出了商品,也卖不出去。

  至于说卖到中原,那就扯淡,运输的费用会导致其商品没有任何竞争力。

  这里唯一的优势商品,也就只剩下皮毛了。

  驻守在这里的军队经常出去打猎,获取各种动物的皮毛。

  但这是军方的生意,钱科插不进手。

  至于自然资源方面,钱科相信这么大的地方肯定会有很多,关键是没有人愿意过来勘探和开采。

  成本太高了,而且大华现在其实也不是特别缺资源。

  来到北境省才几个月,钱科就在想办法走关系,试图调回中原了。

  别说是中原,就算是去西南山区,都比这里有前途。

  菲律宾,在这里任职的大华官员,比在北境省要好一些。

  这里起码有一个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商业比较发达。而且是热带气候,光照和雨量都很足,很适合发展农业。

  工业方面有些薄弱,想要发展起来很难。

  但凭借着商业税收和农业税收,这里的官员也容易出政绩。

  当然,再好也比不过中原。

  几乎所有的大华官员,都希望能够在京城任职,其次也是中原地带。

  在边疆和海外的官员,无时无刻都希望重返中原。

  在南京享受过那种发达社会的生活,再去海外那些地方,就跟到了原始社会一样,会非常的不习惯。

  没有电灯,没有汽车,球赛,没有高级青楼,甚至没有干净的路面。

  娱乐匮乏,食物也单调。

  就连想看份报纸,往往都只能看到十几天前的新闻。

  在海外的官员,时不时的也会留下一两首诗词,直抒胸臆,表达下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毕竟,沦落到海外任职的官员,无非就是那么几种。

  一种是犯了错误,被贬到海外。

  另一种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排挤到了海外。

  还有一种就是没有好的背景,缺乏人脉关系,只能捡到这种较差的差事。

  这些人,自然都会有郁郁不得志的感觉。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864章送杜少府之任北州)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