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朝堂之上_大唐之首席美食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所谓“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从前高力士还会入内唤醒李隆基,后来被李隆基训斥了几回,现在也不敢入内催请了。

  高力士虽然老了,但记性一点都不差,李隆基年轻时是如何励精图治的,他的记忆十分分明。

  可现在皇帝变了,且这种变化,就连常侍皇帝左右的高力士都感觉十分巨大。

  如今别说是朔望之朝,就是每日的日朝,李隆基也总是懒得去了。

  除了正旦、冬至等礼仪性大朝会,李隆基会准时出现,其它的一切政务活动,李隆基总是意兴阑珊。

  兴致好的话,就去朝堂上做做样子,通常还没等底下的文武官员将政事奏完,就借口身体不适,提前摆驾回便殿了。

  兴庆殿乃是兴庆宫的正衙大殿,无论是日朝还是朔望之朝参,均在此殿。

  开元天宝年间,政务中心,一在勤政楼,二在兴庆殿。

  今日兴庆殿的北面设着绛绫幄帐,四角安着金龙头,龙嘴里衔着五色羽葆流苏,犹如一座金碧辉煌的小宫殿。

  天子朔望受朝,正殿内施幄帐,这是常制,同时也显出朔望之朝有别于日朝。

  然而到此时此刻,那幄帐之下的宝座仍是空空如也。

  “肃静肃静,诸位同僚肃静,此乃朝堂之上,诸位枉顾朝仪,妄发议论,是何道理?

  陛下想必是龙体欠安,今日大约不会前来视朝了,诸位稍安勿躁,本官即刻遣人去长生殿拜问陛下安否,若是陛下果真不能来视朝,还望诸位同僚回到各自衙门,安心处理公事。

  诸位同本官皆身为朝廷命官,岂敢因陛下不能来就生出懈怠之心呢?”

  说出这番慷慨之词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宰辅李林甫,只见他约莫五旬年纪,一身之色官袍,冠额上镶着玉蝉,手上所持的笏板不仅是玉制的,还是天下最好的于滇玉所制。

  乍一看之下,此人可谓冠袍俨然、道貌岸然。

  但李宰辅此番话一出,却招来了一阵冷笑声。

  “李宰辅此话怕是有些欠妥吧吧!”

  一个约莫四旬年纪的红袍官员,手持金制的笏板走上前来,“知情的人,或许觉得没什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李宰辅巴不得陛下龙体染恙呢!”

  说着转身面朝文武百官,张开双臂道:“诸位同僚,你们说是也不是?

  这天下岂有臣子希望人主染恙一病不起的?

  莫非李宰辅失了嘴,不慎将心中之语讲出来了?”

  乍一看之下,这四旬中年男子仪表丰伟,面相颇为英俊,可仔细一瞧,那眼神和嘴角却是给人一种龌龊猥琐之感。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贵妃的堂弟杨国忠。

  自从杨玉环受宠之后,杨国忠从一个蜀中的寂寂无名的闲人,三十好几了一事无成,而今却一跃成为大唐皇帝身边的红人。

  从金吾卫兵曹参军,到监察御史,再到度支员外郎,前不久又兼上了侍御史。

  在过去一年时间内,他就身兼十五余职,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