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为保承乾徐真挺身_唐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给了圣人一个台阶,终于保住了太子的小命。

  然等待了许久,也不见那史料之中的小官挺身而出,迟疑了片刻,终于出列而奏曰:“臣位卑言轻,然心中有言,不吐则不快…”

  李世民见诸多大臣无人出头,正满怀失望,见得徐真出列,顿时心头暗喜,却又强捺下来,假装随意道:“徐卿可直言无妨。”

  徐真这才直起身子来,奏闻道:“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夫太子之误,何尝不是教育制度所压迫,臣虽为武将,但自认朝廷当重视教育,多顾学宫,以免再次重演太子这番事情…”

  徐真要给圣人一个台阶下,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他最后那段话,虽替太子开脱,却将罪责推到了教育上来,这般一来,诸多文臣又岂能容忍,纷纷将徐真视为无知莽夫,一言蔽之,树敌无数!

  然圣人闻言却是心头安定了下来,颇为认同徐真的言论,李纲和于志宁等慌忙出列认罪,圣人当然不会迁罪,又让一干文臣拿出政策来,扶持国子监等学问之地,免得疏忽了人心教育。

  诸人知晓圣人与徐真做戏,惶恐了一阵就安静了下来,是故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终于是保住了性命。

  长孙无忌见有时机,又趁势举奏,言称晋王李治多有经纬之才,可主导文事,期盼圣上栽培。

  这厢才了结李承乾的事情,长孙无忌就急于支撑晋王李治,诸人也嗅闻得出来,太子废黜之后,重新立储就需提上议程,这长孙无忌倒是不顾圣人心意,如此交关的时机,就开始抢占先机。

  时晋王年不过二十,心性尚幼,长孙无忌多弄权术,又是晋王的舅父,其中阴暗,难免使人猜度。

  岑文本和褚遂良等一干正直臣子,则认为魏王多才厚学,又宠冠诸多皇子,乃圣人最爱,宜立魏王。

  遂反驳长孙无忌,称魏王自幼善学而多智,圣上尝以李泰好文学,礼接士大夫,特命于其府别置文学馆,自行引召学士,魏王泰更是著作等身,早于贞观十二年就大开馆舍,广延才俊,耗费三年时间,编纂巨作《括地志》。

  此志乃地理人文风俗大作,凡五百余卷,记述贞观年间地理风物、疆域区分和州县设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事旧闻,详载各地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等,历时三年而就,献与圣人,龙颜大悦。

  圣人命人收纳于宫中秘阁,对魏王李泰的赏赐,甚至超越了太子李承乾,为之多受争议,不得不提高太子待遇,变相宠爱李泰。

  若说皇子之中,论文治武功,吴王李恪与当今圣人最是肖像,但若论宠爱,无疑是魏王李泰当之无愧夺了魁。

  诸多臣子之中,支持李泰者也是为数众多,甚至于柴绍之子、驸马都尉柴令武和房玄龄之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