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秦代的宫殿_大秦霸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谓的姜女坟。

  夯土土墩和碣石的相对关系,让杨鸿勋异常兴奋,因为在传说中的碣石门,本应正对着一座巨大的碣石宫。那么,两个遗迹之间究竟能否找到相应的关系呢?

  杨鸿勋:我问他们对得准不准,他们一开始说对准了对准了。后来我不放心,因为这边还有三块大石头,我急于想知道这些石头和夯土墩之间有没有轴线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就问了负责测量的同志,他直接用仪器看,他说对得不准。我又问,不准的话靠哪边呢?他告诉我,中轴线是靠这个姜女坟这块大石头的西边,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大石头和三块大石头之间。

  历史上的记载在《史记》里面有,是比较可靠的。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他就觉得旧的宫殿不适应了,太小了,而且他的首都咸阳也在扩大,他要把原来各国有钱的人弄到这儿来,免得各国要复辟造反。

  很多有钱人都搬到咸阳来了,于是咸阳人很多,他的宫室人也多了,所以他就要扩大新皇宫,和他统一的大帝国相称的新皇宫,叫新朝宫。新朝宫的范围就是《阿房宫赋》写的“覆压三百余里”这么大的一片。其中一个前殿叫做阿房,前殿就相当于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

  一般宫殿的命名,都是用吉祥的话。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元殿、含元殿,都包含一种国运长久的吉祥意思。但是,阿房是什么意思呢?阿的古音是一个大疙瘩的意思,大土包,土山冈。房呢?是因为它是一个大夯土台,筑的像山一样的大夯土台。所以我怀疑“阿房”是一个工程代号,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秦十几年就亡国了。

  后人猜想,或许由于秦朝的工程保密,如此规模庞大的阿房宫竟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于是,在历代建筑师的眼中,这幅设计图成为了一个永远向往而不能触及的秘密。究竟阿房宫中隐藏着怎样的雄伟与奇妙之处,后人至今还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遐想。

  杨鸿勋: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张清朝人画的一幅画《阿房宫图》。这张图画的是清朝的亭台楼阁,完全是清式的。这比阿房宫差着两千年啊。他也是凭想象画出来的,他想象的根据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所以它表现得高低错落,很多宫殿的样子全是清朝的样子。

  后来,我根据一些经验,绘制了一张阿房宫图。但是,因为没有发掘,所以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初步的设想。我们还不能叫复原图,可以叫复原的设想或者对原状的一个设想。它的依据就是那个时代前前后后盖房怎么盖,最高级的建筑怎么盖,以及它现在残留的遗迹是什么样子,再根据文献描述它的原状是什么样子,都放在一起经过综合研究提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