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84章_医生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当然没有情绪在北大的校园里面转悠了,于是即刻地坐车回到了酒店。

  在车上的时候我问冷主任:“冷主任,您觉得项校长那里的把握性大不大?”

  他说:“难说啊。不过我也很理解他,毕竟他不是一把手啊。这件事情我们得等。不过我是知道他这个人的,他一定会把我们的这件事情汇报上去的。小冯,你今天的那几句话说得不错,他是地质学家,你可搔到了他心里的那处痒痒了。还有我给他的那个暗示,他肯定会慎重考虑的。”

  我心里想道:人家是科学家,又是北大的副校长,他真的很看重这些吗?按道理说他是不应该缺乏科研经费的啊?不过我不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因为我也相信冷主任才是最了解那位项校长的人。

  老主任却说道:“我觉得你那样的暗示对他不会有多大的作用,人家是副校长,又是院士,他会缺乏科研经费?”

  冷主任大笑道:“国家的可研经费是需要审计的,我们赞助的需要吗?很简单的道理嘛。”

  我顿时恍然大悟:冷主任的意思很清楚了,赞助的就等同于他私人的了。

  我是申请并使用过可研经费的,而且对其中的状况及潜规则早就心知肚明了。别说是赞助的经费,就是国家划拨的科研经费被肆意侵占挥霍的情况,在科研圈内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其实大家都在这么做,你不做,就显得另类了,再者上边的领导也并不会因此而相信你。这是一种可笑的现实。

  科研经费的使用,诸如扩大开支范围、擅自调整预算、突击购买设备等屡见不鲜。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百分之四十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早几年,中国科技投入不足,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如今钱到位了,但是有限的钱却没有花在刀刃上,成了部分科研人员的“圈钱”法宝。

  现在的可研经费可以去买科研设备、去做事情,但是不能给个人。由于科研人员的收入和获得经费不成比例,再加上有些科研单位的绩效工资都是从经费里开,所以大家都动这个脑筋。

  节节攀升的物价和工资不成正比,所以大家也就一根筋地想着法儿搞项目,搞科研。因为钱到手后,怎么花是自己说了算。此外,在科研领域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经费使用、监管责任的系统法律。立法的缺失,直接导致科研项目管理的混乱。而科研项目管理又呈现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各经费来源单位对自己主管的科研项目都制定办法,各高等院校、科研所也制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不统一造成不同科研单位管理规定不协调和冲突,造成了客观上纵容了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