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迁界禁海令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南省,扬州府,海门。

  一队江宁驻防八旗闯入县衙,像拎条狗一样把知县董常裕拖出来,后院传来数个女子的哭声。

  这位县太爷私给船批,违反禁海令,以通贼名被剁,倒不冤枉。

  他留在县衙中的妻妾成了八旗兵的玩物。八旗兵玩腻后,带到南京卖到妓寨。

  ……

  杭州城外,人市。

  衣衫褴褛的人群挤满了市场。

  “行行好吧,我儿子卖1斗米。”

  “老板,我女儿只要一百钱。”

  “我女儿不要钱,送给你们了,只求给她一口饭吃。”

  妓寮老鸨在人群中穿梭,挑选中意的女孩子带走。

  旁边不远处,有一户海宁原本士绅之家。

  全家人端坐在父亲周围。

  最后1斤粮吃完了。衣服也卖完了,只剩随身穿的,钱更是早就花干净。

  老父亲惨笑道:“亲戚视如泥沙,全无周全之谊。如果不想沦入人市,我们自己了断吧。”

  媳妇理了理头发,大约是眼泪哭干了,此时反而带上了一点笑意,“爹,我们全家一起来,也要一起上路,谁也不能分开。”

  老父亲拿出3个箱子,每个箱子里盛着一条江南地区常见的银环蛇。

  银环是天朝第一毒,嗜吃其他蛇。银环为神经毒素,毒牙细小,人被咬了几乎没有疼痛,只想睡觉,在睡梦死于神经毒引起的呼吸麻痹。

  老父亲颤抖着把手伸进银环蛇的箱子。

  大媳妇毫不犹豫地照做了。

  动乱年代,女人最惨,家主没把媳妇卖到妓寨换粮食,死是唯一的出路。

  这一家人熬过两次鞑靼人南下,熬过海寇侵袭,却没熬过迁界禁海令。

  几小时后,一群流民将他们的尸体推进路边的沟壑。

  沟壑里,满是死人,抑或惨白的骷髅,向远方延伸,一直到海边。

  ……

  福建,八郡。

  鞑靼人逼迫沿海居民拆掉祖居、祖坟,将建材运到指定地点,挖壕沟,筑界墙,五里一墩,十里一台。烧毁庄稼,片石不留之余还要抓壮丁,派兵派粮。十日不迁,八旗兵和绿营兵立即过来进剿屠城。

  官员视百姓为蝼蚁,老弱者填沟壑,妇女卖身,死者数十万。

  有忍不了贫苦,敢越界耕种、下海的人,被逮拿后立即处死。

  在边墙尚未修筑完成的地方,不知道规矩,误出界外的百姓,抓住也立即被处死,没有商量的余地。

  最惨的是一些服从统治,老实耕种的百姓,因为得罪官兵,被拖出界外,挂个通海寇的罪名杀了,官员们根本不问。

  官兵抓住内地一些比较有钱,跟海贸没关系的商人,按上一个通海的罪名,抄家,男人杀掉,女人抓去做军妓,官员们乐此不疲。

  八郡之地,界外县城、卫所、巡检司、村镇、盐场,全部放火焚烧,只余下一片瓦砾。

  累累白骨在草间隐现,几匹野狗在荒野中游荡试图寻找下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