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四章、科学与民主_觉醒,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汤皖又问道。

  “哈哈哈....知我者皖之兄也!”仲浦先生,抿着嘴笑道。

  说到教育,就不得不提到大学教育,但是当今的大学教育,实在一言难尽,就比如国家大力扶持的北大,竟然闹笑话到了全国皆知的地步,被广为诟病,比如最著名的“两院一堂。”

  两院指的是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而一堂则是指京师大学堂,北大的前身。

  相传这些人一到下班的时间就齐聚八大胡同,而八大胡同则是首都首屈一指的风月场所在地,里面的姑娘是个个人美,活儿又好。

  如果只是在下班之后去八大胡同消遣,最多会被说成私德有亏,但是实际上,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

  孑民先生在后来写的《自写年谱》中,有说到在其上任北大校长之前,北大的一些实际状况。“学生于讲堂上领受讲义,及当学期、学年考试时要求题目范围特别预备外,对于学术,并没有何等兴会。讲堂以外,又没有高尚的娱乐与自动的组织,遂不得不于学校之外,竞为不正当的消遣。这就是著名腐败的总因……”

  换言之,此时的北大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教授中不少人不学无术,吃饭混日子,教课是陈陈相因,敷衍塞责。

  一些教授在混日子,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忙着阿谀奉承,上课只是对着教案读一遍,也不管学生懂不懂,考试之前,把要考的内容画个圈圈,能不能考过全看学生是否有钱。

  而学生也是有很多在北大混日子,仗着家中有钱,在求学的时候当起了一个逍遥公子哥,大部分抱着混一张文凭的想法而来。

  所以,钱玄对北大学术氛围,那是相当的看不过眼,就更别提迅哥儿这个直脾气。

  因此,后来胡校长私下里曾找过钱玄和迅哥儿,要让他们俩去北大教书。

  被迅哥儿和钱玄断然拒绝,一方面是这俩人纯粹不想去蹚浑水,另一方面是胡校长说了也不顶用,一个汤皖就够头疼的,再来两个兄弟,怕不是北大要变成战场了。

  “还是小孩子好,我现在每天和他们接触,身心放松,再也不用看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大概我要活的久一点了!”迅哥儿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此时说道。

  “听说孑民先生要去北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钱玄突然问道。

  “这个最好去问秋明先生,是他和汤尔和先生推荐的孑民先生。”汤皖道。

  胡校长已经称病辞职回了老家,北大再不改变就要天怒人怨了,因此,急需一位德高望重,魄力十足,能大刀阔斧改革的人来担任校长。

  教育部总长在咨询许多人士的时候,秋明先生和首都医学院的校长汤尔和,就向范总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