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一幕.双生子佯谬_拜见校长大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那个时钟被称为动钟,静止的时钟则被称为静钟。”

  在法师们的注视下,莱纳令光点重复了一下这个运动过程。

  “在经典物理体系中,以两个光点各自作为参考系,自然能够得到对方都在相对于自己做匀速运动的结果,但让我们将关注点放到这个运动的点,也就是动钟上,动钟远离静钟的过程很明显,以静钟为参考,动钟出现了时间膨胀,时间过得更慢,而以动钟为参考,静钟也在匀速运动,出现了时间膨胀,时间过得更慢。”

  “这不就是矛盾了吗?”

  玛利亚.因斯坦夫人疑惑地问道。

  “但事实上,因斯坦阁下,动钟与静钟的时间都是相对而言的,他们自己并不会感觉到时间流逝的不同,正如我们在遗迹之中也不会感到时间过得比外面快还是慢,只有两者相遇之后,他们的相对时间比较才有意义。”

  莱纳解释完这些,便开始令远离的光点折返。

  “问题就出在折返的过程中,各位阁下,从静钟的视角来看,动钟也在做匀速运动,但从动钟的视角来看,静钟在瞬间从自己的后方,移动到了自己的前方,类似于做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半圆周运动,而这个运动,是超越光速的。”

  “超越光速?”

  布罗利.奥古斯汀默然思索,莱纳的话语似乎矛盾重重,却又隐含了一些他并未明说的事实。

  “当然,这个超越光速的行为并没有任何信息的传递,换句话来说,倘若动钟能够看到无限远距离的事物,它在转身的这一刻,前方是看不到静钟存在的,准确来说,静钟虽然存在,却不在动钟此刻的光锥之内。”

  莱纳的话语引起了波澜,这是高阶法师们从未设想过的情况,比起尺缩效应和时间膨胀效应,莱纳所说的这个现象更加匪夷所思。

  “我们定义一个粒子在时空中经过的轨迹为它的世界线,世界线记录了这个粒子从过去到未来的所有位置,这个位置的范围,我将其称为光锥,光锥的范围由光速决定,物体无法超越光速,只有位于光锥之内的事物,才会对物体产生影响。”

  莱纳提出了一个概念,同时在半空中,一个光点在坐标轴上蜿蜒曲折前进,构成了一个锥形。

  “对于动钟,在远离的过程中,它会观察到静钟的时间变慢,在掉头的一瞬间,静钟的时间突然加速,在返回的过程中,静钟的时间又继续变慢,直至双方相遇,这个时候,动钟走过的时间仍然小于静钟走过的时间,也就是说,飞上天空的阿尔,最终相遇的时候会比贝塔更加年轻。”

  说完,莱纳演示了一下自己的话语所代表的现象,他在一个坐标轴中描绘出了两条线,一条与纵轴重合,一条则是斜线,在坐标轴上还有两条双曲线,坐标轴的横轴代表的是空间X,而纵轴,则是时间乘以光速的cT。

  “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追其根本,便是动钟与静钟处在不同的世界线中,在这个坐标系中,动钟代表的是斜线,而静钟则是直线,不同的世界线中的时钟,并不能经过简单的坐标系变换而等价。”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