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孙中山去世(二)_重生之黄埔卧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的意志,在生老病死之前也是不堪一击的,孙中山先生的病情也是每天都在恶化着,孙中山先生明白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就在3月11日上午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在孙夫人宋庆龄的搀扶之下,再由自己口述,汪精卫代为起草的“政治遗嘱《总理遗训》”、“家事遗嘱”和“致苏联政府遗书”三份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11日晚上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就开始陷入昏迷状态。清晨9时25分的时候,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在孙中山先生弥留之际,孙中山断断续续地轻声呼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可以说孙中山知道最后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所奋斗着。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马上就先在孙中山先生的驻地顾府西路第二进院北房设立灵堂,让孙中山先生的家人能够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仪式,随后就将孙中山先生的将遗体送往协和医院施行防腐处理,并且决定在北京中央公园进行公祭。而公祭计划一推出,就遭到执政府执政的段祺瑞的反对。引为段祺瑞知道自己执政基础不稳,便担心这次群众性的追悼活动会引发政治运动,从而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于是他就不准在市中心举行孙中山的追悼活动,要求他们的公祭在外城的天坛举行。当时的北京还不像现在北京,天坛已经就是在郊区了,由于天坛地处偏僻,交通也放不方便,于是于右任、李烈钧等国民党大佬们便与段祺瑞据理力争,后来还是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又与段祺瑞去反复交涉,段祺瑞才不得不让步,同意公祭在中央公园举行。

  三月十九的上午,孙中山先生灵柩就要放到公祭的地点中央公园了,早上,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由当时的国民党几位大佬级人物汪精卫、张继、宋子文、戴季陶、吴玉章等人,还有**员李大钊等,抬出协和医院的南门,经王府井、东长安街、**然后到达了社稷坛拜殿灵堂,就在孙中山闲的灵柩从医院到达追悼会地点的路上,沿途恭送的群众达十几万人。

  到达公祭的地方以后,灵柩便安放在庄严肃穆的灵堂内一座50厘米高的榇台上,并且四周用铜栏围绕,灵柩前摆满了鲜花,上方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两边是孙先生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公祭仪式,孙夫人宋庆龄身着黑色素服率领着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亲属亲自守灵。

  从3月24日开始至4月2日,举行了隆重的正式公祭和吊唁活动,短短数天内来灵堂签名吊唁者达74万之多,要知道北京当时全市人口不过200余万。当时的中央公园内花圈、挽联无数,公园内的各个角落都成了赞颂孙先生,并且支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