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开始(十二)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点薄田,功名无望,种地总行吧。结果水灾一来,种地也没了希望。听到了人民党的传言之后,朱三水立刻感觉这股新崛起的力量绝非是“善男信女”。这年头官府都不救灾,民间力量自发的搞的这么大,其心绝非为了报效朝廷。

  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都没有能够混上功名,朱三水对于朝廷已经彻底绝望。发现了人民党这个“可疑”的政治力量之后,朱三水的选择是立刻投奔。他先是去天河根据地实地查看了一番,看到那些蓝衣的队伍,也尝试着领了两次饭。他就确定这帮人与朝廷根本不是一码事。

  朱三水好歹是读过书,知道空手投奔根本没用。家还有些余粮,他干脆就要求见天河根据地的领导。天河根据地的书记是秦武安。出身复旦公学的秦武案是陕西人,有着关中人特有的个性,往好了说是爽朗,往不好说是急躁。对朱三水提出的“入伙”很有兴趣。言谈中,朱三水对秦武安提及的人民革命并不理解,朱三水本来在乎的仅仅是人民党要不要造反。既然人民党要“革命”,朱三水干脆就提出,自己可以倾尽家产组织龙子湖的百姓参加“革命”。

  如果不是人民党已经决定要攻打凤阳府,朱三水的下场很可能就是被“监管”起来调查。现在时间这么紧迫,秦武安性子也急,他干脆就亲自和朱三水一起去了趟龙子湖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是当地完全有革命基础。

  此时,进攻凤阳府的计划已经制定完毕,党中央研究的结果是,朱三水投奔革命应该是真心的。现阶段姑且同意。但是前提在于派人看看朱三水能否服从命令,散尽家里头的余粮组织当地百姓。观察的结果是,朱三水的确是服从了命令,在特派员的指挥下,组织起了饥饿百姓的队伍。

  最终,朱三水被暂时允许加入革命队伍。

  出发前,严复就表示对这种贸然加入的队伍并不怎么放心,章瑜倒是没有那么多担心。百姓们活不下去了,如果造反能活下去,百姓并不在乎攻打官府。根据数次联络,联络员带回的消息是,当地的百姓们不少自发的选择加入战斗。如果朱三水只是一个人表示投奔,那还有些骗局的可能,当地百姓们大批选择加入的话,他们是朝廷走狗的可能就微乎其微了。

  见到朱三水前来迎接,章瑜大声喊道:“我是人民党的指挥官。请问这位朋友是朱三水么?”

  “我就是朱三水!谢天谢地,可是把王师给盼来了。”朱三水大声喊道。

  部队下船之后,按照事前的安排,送给这些“起义百姓”的粮食也运了下来。根据地也没多少稻米小麦,运来的粮食都是土豆。大家也不说别的,凡是自愿来参加战斗的百姓,一个人先分二十斤土豆再说。

  朱三水万万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