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佛论_太玄仙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兄知我,近来闻听诸位妙言道论,欣喜不禁!值此盛会之际,小僧欲同道家真人辩上一辩。”

  唐易闻听一笑,这位小和尚倒是爽快,转而传音问道:“道兄,不知这位大师是何跟脚?”

  沈奕闻言,不动声色:“此乃佛家隐脉高僧,其莫测高深至何种地步,亦无人通晓。”

  唐易暗暗惊讶,连一众绝顶宗师亦不能把握的人物,无论如何重视皆不为过。

  ……

  ……

  另一边,林立可听得智觉言语,微微点头。

  道佛相论,历来已久,通常来说,若是道门修士主办,最后则由道家总辩,反之亦然,两家对辩则另寻特定时机。

  虽以往无此惯例,然智觉前来主动邀战,也无拒绝必要。

  智觉见林立可认肯,道声佛号谢过,足下陡生一朵巨莲,姿姿挺展,日色且鲜,见风而长,不过瞬息便与巨树平齐。

  于莲花之上端然稳坐,智觉面带笑意:“适才听施主所言,心有存疑,不知得解否?”

  唐易哑然,未曾想放着一众绝顶宗师不问,却把话头抛给了自己,但他也不慌张。

  虽不知其人具体来历,然深信自身不会逊色。

  怡然回礼而道:“大师请讲。”

  智觉诘问:”初初有物混然,为一成混?为歧成混?一成混时,自成一矣,然一则非由道成,歧成混时,未成成二,则二非一成,不知施主由何释义?”

  “道,修体天而得,非自名而。名尚不可,何以一论长短?汝道无体之时,外唤如何,汝即唤如何?不做知解之徒,大师以然否?”

  唐易、智觉二人互往之辩,初始便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初谈为一点,延伸为一线,再成为一面,两家宏论二人随手拈来。

  总而之言,佛道两家自有不同,道家重自然,重天道,佛家重因果,重循环,两家皆以性情为根本。

  佛家论性情,却异于道家之顺其自然,主张克制人欲,讲究隐忍。

  曾有佛语而言:“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每逢道佛之辩,佛家妙言无穷,其因果报应之说结构严密,颇为完善。于性情之论,提倡灭自情,空自性。

  若论疏漏,两家皆是寥寥,很难从根本上找出舛误。

  只是道家以往占了下风,正因相互之间不甚统一之故。

  昔日纵然有多次佛道之争,却多以智念或智清为主。

  智觉一脉乃是佛门之砥柱,却从未如此言辩,更无甚赫赫战绩,但在场宗师谁也不敢小觑。

  智觉以“性情为天地万物皆存”作论,灭性情,而能近天道。情为外在,有善恶,天道为本,性情乃外物,唯有铲除诸般杂念,才能去伪存真,得见源泉。

  此种言论先前也得一些道门修士认同,只是并无那般极端。

  佛家认为人性苦难之源便是因情因欲,铲除方能解脱。

  如这般灭尽人情,若以浮表论之,与道门“太上忘情”似有些许共通之处,难从根本觉之不当,很难辩驳。

  无论性善性恶,情多则易忧扰,亦为正理。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