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急_时光复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闻天有所预期,看到报表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一下。

  自行车则是朱闻天1982事业拓展的重点,因为后来实现了生产线的最大化利用,每天几班倒地进行生产,最终使得自行车日产量达到了最大化。

  最终自行车实际生产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年度目标,生产成本也早已经降低到了不到90元/辆,在定价维持150元/辆的情况下,自行车一项在1983实现纯利润5500多万华夏币!

  这还没有计算刚刚投产的电风扇和录音机两个项目,其实纯利润已经达到了亿元左右!

  电风扇订货会的时候就拿到了10万订单,按照每天600台的产能,几乎能够生产接近半年时间了,1983实现的利润不算预付款的情况下,有近150万华夏币。

  录音机项目有些类似,拿到了5万订单,不过利润更高一些,虽然投产更晚一些,但是效益创造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虽然绝对的盈利数值虽然只有几十万华夏币,但是朱闻天询问了一月份上半月的产量之后,对录音机项目可谓信心十足。

  这个项目是朱闻天和李富纶共同投资的,因而暂时也没有结算。

  除此之外,朱闻天还在1982年做了一次外汇市场尝试,拥有着现实对固定时空发展方向的预判,朱闻天成功赚得1000万美元,这比钱是朱闻天自用,没有算到效益之内。

  总之,1982朱闻天气势恢宏,等待尘埃落定之后,感觉当初很难完成的亿元利润却是神奇地完成了,这一点连朱闻天都有点儿觉得不现实!

  而朱闻天的内心的惊喜也很快被老宋的那句话给取而代之了,大连电视机研究所的陈所长竟然是pek人,而且已经回京跑项目,并在家过春节。

  这对朱闻天而言无疑是1983

  3年开门红的大喜事,因为此前朱闻天就一直在期待上马电视机项目了。

  可以说,电视机的市场前景比之录音机、电风扇要广得多,而且利润率也肯定更高,同时还可以进行电器技术方面的积累。

  1983时代背景之下,能够做出电视机绝对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要不然朱闻天着手引进生产线的时候,对方也不会要200多万美元一条的天价了。

  此时电视机可以说是较为高端的技术,电视机的发明虽然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是真正利用,在全球来说也刚刚起步不久。

  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在加上十分凑巧的投资机会,朱闻天怎么可能放过呢?他跟电视研究所陈所长虽然不是太默契,但是这会儿已经风水轮流转,此一时彼一时也。

  “老宋,陈所长回来之后,你跟人家怎么接触的?”

  一些想法在朱闻天脑海中快速流转,随即他又回到了此前的话题上,上次退出固定时空的时候,朱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