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南幸诏书_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帮衬,巨大的耗费真的叫新生的李顺政权感到肉疼。

  因为李自成在两路人马进军京城的同时,也派人在中原和齐鲁开始招降纳叛,甚至连江淮都派出去降官前往招抚了。

  这当然就需要把大量的兵丁分到各个地方了。

  比如晋南,本来那一块是高杰那个混蛋玩意盘踞的,可在李自成大举进兵河东的时候,高杰拔腿跑了。

  而对李自成言,他虽然恨不能千刀万剐了高杰,但他的首要敌人却是河东巡抚蔡懋德,然后是周遇吉。只有把蔡懋德和周遇吉先行收拾了,才能再掉过头来修理高杰。

  结果高杰人就趁着这个时间给跑了,还一跑就连中原都不待了,直奔江淮去了。

  这就跟一股龙卷风一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顾忌。

  在败坏人心的同时,却也替李自成清理出了大片的空白之地,李自成自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空白无主之地重新变回朱字旗号啊,就只能不断的分出兵力,乃至把一些个降官都派出去任职。

  武宁关一战之后,刘芳亮兵出井陉也进展顺利,这个范畴就又添加了北直隶地区。

  并且还要留下兵马挟制大同的姜瓖和宣府的王承允,以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李自成身边的可战兵力是在不断减少的。

  但即便如此,李自成身边依旧有十万可战之兵,而且这十万人还多是老营老军,是李自成五营兵制的主力部队。

  至于把这十万人说成数十万众、百万众,这不很正常吗?

  要清楚在这个时代,只要人脸皮厚一点,就完全可以把民壮民力也归纳入大军中的。

  十万主力连同数量众多的随军民夫民壮,这个进度,李自成真的是想快也快不了的。

  不过刘芳亮却十分给力,就在秦朗都认为没有危险了的时候,津门卫突然传来急报——刘芳亮兵出静海,这都已经打到津门卫南门口了。

  后世时候从保定到津门那是十分便捷的,可在明末这个时间点,保定与静海之间却隔着得胜淀和三角淀两大水泊,中间的陆路相当狭窄。

  如果津门卫有足够的兵力,在静海设下兵马防御,刘芳亮部又缺乏漕船,想要拿下静海还真要费点周折。

  然而津门卫的兵马根本就无力去守卫静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芳亮的一支前军夺取了津门的南大门。

  即便皇帝在十七日日落时候就乘坐船只抵达了津门,还随行带来了一支军兵,可整个津门依旧人心惶惶。

  甚至因为崇祯帝的到来而更加惊慌。

  这就是板上钉钉的要被李闯军打了。

  大明皇帝在此,李闯军怎么可能放过呢?

  不过有近在咫尺的秦朗军,还有黄蜚、沈廷扬和冯元飏的兵马,崇祯帝心里倒一点也不慌张。

  打不过就逃么,乘坐海船而去,闯贼还能追到海里吗?

  事实上当崇祯帝人抵到津门的那一刻起,大明的走向与历史上的原本轨迹就迥然不同了。

  崇祯皇帝眼中根本没有惊骇的李闯军,而是先就颁布南幸诏书。

  号召天下忠勇之士南赴金陵,于南都待用。

  然后连发诏书,一边把李自成说成是天下大害,号召北地忠勇之士抵抗闯贼,但凡建功,必不吝封赏;一边把吴三桂、左良玉、郑芝龙、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包括秦朗在内的这些个兵头,或是从伯爵提升到侯爵,或是封伯。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