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6章 民富则国强_帝国废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终找到根源,就是魏国商人带来的。

  这是要注意的地方。

  魏国明面上没什么动作,实际上用的都是阴招。

  “加强监管,绝不能让类似于奢香这样的违禁物进来。”

  关宁开口道:“魏国肯定是要跟梁国联盟到底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能掉以轻心。”

  “是。”

  “那就这样吧。”

  结束了谈话。

  二人离开去办差,钱大富则是抓紧时间去了南方。

  他要尽快把大宁宝钞推广开来。

  江淮一带是商贸最繁盛之地,曾经关宁亲来,主持征收商税,确实影响到了商贸发展。

  可也纠正了不良风气,官商勾结一家独大的情况改善,让更多底层商人有了机会,出现良性竞争,百花开放的局面,

  一时的影响有限,却带来了长远的发展。

  这几年,在关宁的政令引导之下,吏治清明,为商贸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使得此地的经济更加繁盛!

  而在去年又出了大事。

  在过去二十年里,盐政官吏们私自超发盐引,从中提留,克扣引银竟达一千多万两。

  这也造就了赫赫有名的八大盐商,外传财富堪比国库。

  到元武六年,江州盐商豪奢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百万家产还只是“小商。”

  可想而知,他们有多富有。

  盐商为什么如此有钱?

  并不是因为他们垄断着全国的盐业市场,而是由于盐引的存在。

  说到底,还是官商勾结的结果。

  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不法暴力的背后,只要查下去,最终都是高官衙内。

  就在跟梁国起纷争前夕关宁派钦差来查,直到签订协议时才算结束。

  这也被人们称为江淮盐引案。

  用时这么长是因为查的过程并不顺利,盐引超发也有些年头,有不少都是要翻旧账,且官员商人还互相庇护。

  这样就导致很多账目核不回去,自然也无法确定数额定罪。

  后来关宁另派薛庆这个户部尚书亲来,一一见了这些盐商,进行了许诺,他们才是交代。

  虽然是逃过一劫,但盐引制被废除,改为了票盐制,该策实行后,盐价暴跌,民众为之欢声雷动,作为庄家的大户盐商们纷纷崩盘。

  有很多盐商因交不起朝廷规定的重税,又没生意可做,于是家产被抄,屋舍园林皆被罚没,家族子弟被迫乞讨者也有。

  后来,关宁又成立了盐政署,明确职责,制止乱相,再想回到以前,难如登天!

  可以说,是关宁断了他们的财路,这些人心底怕是恨死了关宁。

  而今,又来了一条新政。

  盐业经营必须使用大宁宝钞。

  盐商们换取盐票要用大宁宝钞,在售卖这一环节,也必须规定购买者用大宁宝钞,否则就不能交易。

  若有发现违背,将会被罚没,这是逼着他们使用大宁宝钞。

  至于大宁宝钞何来,自然是去大宁钱庄兑换。

  作为商贸繁盛之地,江淮两地早已开了大宁钱庄分号。

  其经营能力远超上京总号,尤其是开设的储蓄借贷业务很是受商人们欢迎。

  赚到钱了可以储蓄赚利息,没有钱了可以去借贷,利率比私营钱庄黑市要低不少。

  这次又有了新规。

  只不过盐商们却不太愿意,都断了我们的财路,还想让我们配合?

  他们反而还想着从中能谋到什么利。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