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衣冠华族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族也!即便姚弋仲、刘光等……”——那几名狄戎之将尚在太原,并未与会——“我亦望其成为华族。即便庶民百姓,亦望能使仓廪足而知礼仪,识文字而晓大义,皆为华族!”

  “衣冠华族”这个名词,滥觞于《左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之语,初盛于魏晋之际,乃是对士人,尤其中高级士人的美称。《晋书·石勒载记》即言,石勒严禁胡人“侮易衣冠华族”,目的自然是拉拢中原故晋地主阶层,跟小老百姓是没啥关系的。

  古代汉族其实并没有独特的自称——因为民族主义思想不兴之故——多以王朝名号来指代,比方说秦人、汉人、晋人,等等。在原本历史上,要等五胡乱华之后,民族矛盾逐渐突出,种族之间才有明确区分的必要,乃成“汉人”、“华人”之名。

  ——这个“汉人”,其实并非汉朝之人的简称,而源出鲜卑贵族对中国土著的蔑称,云“一钱汉”,谓其不值钱也。

  而在裴该所处的这个时代,并无汉人、华人的称呼,唯有晋人而已,故此中国人与外族多称“晋戎”,而少见“华夷”。裴该擅长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他也希望能够把原本松散的主体民族在思想上凝聚为一个整体,故此才利用“衣冠华族”的流行称谓,提出了一个“华”字来——

  “我朝乃当以华为号!”

  群臣闻言或欣悦,或不解,自然也有几个委婉地表达出了反对意见。主要是裴该“衣冠华族”这个切入点挑得好,有从儒礼以教化天下之意,而且裴嶷等人也觉得,打破旧来以地名为国号的惯例,更可彰显新朝之超卓拔群,起码与此前的魏、晋等短命王朝不同。儒生自然多半是守旧的,但也要看这旧礼、旧俗,有没有经典依据,既然先王至圣皆未曾提到过此事,那么破旧革新亦未必不可。

  因此经过一番辩论,最终这个新的名号就确定了下来。随即议论年号——计划在本年年底受禅,则明春正旦即可改元,既合乎礼仪,也不至于形成空窗期——裴嶷乃将群臣议得的三个嘉称奏上,候裴该择一而用。

  这三个年号都是召集宿儒,复翻捡史书,处心积虑挑出来的好词儿。关键裴该曾经多次在私下嘲笑晋之年号,什么建武、永安,什么建兴、晏平……也不知道谁想出来的,太没学问啦。而且你跟汉光武撞衫也就罢了,竟然跟孙吴、成汉撞衫,这国家怎么可能好得了啊!故此裴嶷关照,连从古至今割据政权的僭元全都要规避,咱们只奏全新的年号。

  当下裴该展开第一个年号,只见上书“武德”二字。裴嶷解释说:“明公以武定天下,以德受晋禅,是故名此。”裴该不置可否,他心说:我会有第二个儿子吗?那第二个儿子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