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节 好事一件接一件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学良之所以开始舍得给最耗钱的海军花钱,是因为他现在已经不像当初刚坐上东北王宝座时那么手头拮据了,通过铲除吴家常家汤家等东北的大地主大财主、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向南京申请拨款、向列强贷款、盗墓、对北方九省的苦心经营,他现在已经在财政上实现“收入大于支出”,不会再像三年前那样为钱愁得焦头烂额、被没钱卡脖子了,北方九省发展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工农商学百业齐兴,经济红红火火,张学良收到的赋税自然越来越多。张学良当然不会设立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他设立的赋税都是很合理的,比关内南方还要低,不会给民众造成负担,他是不可能干出杀鸡取卵的蠢事的,在他的领导和宏观调控下,北方九省发展得如火如荼,广大老百姓手里有了越来越多的钱,从而使得他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已经过去的1930年,辽系的财政收入约为7亿银元,已经超过国民政府在南方的财政收入(历史上,在1931年时,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7亿银元,到了1937年时,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超过10亿银元)。

  除了“收税”这个光明正大的财路,张学良还有一条见不得光的、属于他私人收入的“黑暗财路”,正是他在1929年就派人前去开拓的“金三角黑金基地”。

  根据舒国生的报告,金三角基地正式创建于1929年夏,发展到眼下的1931年秋,已经发展了两年多,两年多下来,金三角基地发展飞速。最早过去的一批人是数百名农统局精干特工和他们在东南亚招募的一千多名忠诚可靠的华侨青壮年,队伍化整为零,带着大批资金、大批武器装备通过泰国、缅甸境内抵达金三角——堪称穷山恶水、无人问津的泰北清盛地区。

  接下来的事只能说是“顺风顺水”,因为农统局众人在金三角简直就是如鱼得水,第一,金三角是缅甸、泰国、老挝的三国交界边区的穷乡僻壤,本来就是天高皇帝远、缅泰老三国中央政府鞭长莫及的地方,并且缅甸是英国殖民地,老挝是法国殖民地,两国都没有自主权,对金三角地区的控制力完全为零,而两国的主子英国人、法国人也忙着欧洲的事情,伦敦和巴黎哪里会有闲心去管地球另一边的某块殖民地的鸟不拉屎的边远地区。

  至于泰国,也是一样,泰国虽然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夹在英法两大列强之间,泰国政府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应付身边这两大强敌还来不及,加上其国内长期动荡不安,因此,泰国政府对泰北的控制力度等同于此时国民政府对青藏地区,所以,金三角地区完全就是“三不管”,农统局众人在金三角堪称“山中无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