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节 吞并胶东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制韩复榘。如此一来,刘珍年是有外援的,韩复榘却没有。不过,蒋介石也不信任刘珍年,一来,刘珍年也是地方派系出身的,不是他的嫡系,二来,刘珍年在中原大战中没有出兵帮助中央军。中原大战时,刘珍年在胶东已有三万兵力,成为蒋介石和反蒋联盟一起争取的目标,双方都对刘珍年封官许愿、送钱送军火,但刘珍年对双方给的好处是来者不拒,却始终按兵不动,韩复榘在山东被反蒋联军打得危机万分时向刘珍年求助,刘珍年还是作壁上观、见死不救,如此,韩复榘恼恨上刘珍年,蒋介石也不喜欢刘珍年。蒋介石和刘珍年只是互相利用,刘珍年依靠蒋介石对抗韩复榘,蒋介石借助刘珍年牵制韩复榘。

  韩复榘见刘珍年有蒋介石撑腰,也曾考虑过依靠张学良,但张学良不允许自己的辽系内存在小派系,不接受依附,只接受投效,这样的话,韩复榘投靠张学良就必须加入融入辽系,成为辽系的一个高层,而不能成为独立自主的土皇帝,最终,他选择“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解除张学良的威胁,他曾试图跟石友三联合,也曾试图跟阎锡山联合,希望辽系发生内乱或直接瓦解,他就能趁机夺取河北等地,扩大他的地盘,但最终都没奏效。

  在张学良打赢东北军和关东军的战争后,韩复榘开始感到不妙,他意识到了危机,急忙改弦易辙,试图“亲近辽系”,为此,他给张学良送厚礼,又用三倍的价钱向张学良买军火。眼下,中国的军工业和兵工厂主要在两个人手里,一是全国最高领袖蒋介石,另一个是全国二号实权领导人、“北方王”张学良。实际上,东北的军工业规模和军火产量本就位居全国第一,张学良吞了山西后,把晋绥军的军工业也吞了,全国三大兵工厂,第一的奉天兵工厂和第三的太原兵工厂都在张学良手里,加上张学良一直挥金如土地扩建辽系的军工业,因此,辽系的军工业发达程度大大超过只有全国规模第二的汉阳兵工厂的中央系。此时的山东境内并没有大规模的现代化兵工厂,也没有完善的军工业体系,毕竟,建设兵工厂和建造军工业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韩复榘想要获得军火,除了外购,无非就是跟蒋介石或跟张学良购买,蒋介石肯定不会卖军火给韩复榘,韩复榘在国内只能跟张学良买。

  韩复榘之所以会拿出三倍的价钱向张学良买军火,一是为了增强他的实力,二是为了“贿赂”张学良,让张学良发财作为他的买命钱。然而,张学良拒绝卖军火给韩复榘,辽系早晚吞并山东,张学良卖军火给韩复榘岂不是增加辽系吞并山东的难度?至于韩复榘的钱,一旦辽系吞并山东,他的钱不就是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