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节 奉系小诸葛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嘴边的一块肉,但旁边却有一头比自己凶狠多倍的日本狼也在虎视眈眈,自己若不小心对张学良逼得太狠了,或者刺激到了那头日本狼,那东北这只煮熟的鸭子就会飞了,另一方面,东北毕竟是关外的苦寒之地,距蒋介石的嫡系根基华东地区太远,与其对东北太苛刻,还不如把重点放在关内南方的那些地方军阀的身上。因此,蒋介石也没有太过于强求逼迫东北的代表们,而是也提出了“南京政府接受东北易帜”的五项要求:

  一、东北的军队必须按照南京政府的要求进行全面改编缩减;

  二、东北各地全面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全面悬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三、东北在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上必须且唯一服从三民主义;

  四、东北的政务机构里必须要有南京政府指派的官员;

  五、东北政府必须依法向南京政府缴纳财政国税。

  东北的代表们都觉得南京政府的这五项条件并不苛刻,因此都松了一口气。蒋介石又向东北代表们重申表示“只要东北实行全面易帜以及贯彻三民主义思想,其余条件都好商量”。

  双方谈得虽然算不上皆大欢喜,但也是气氛友好,没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味道,期间真正产生争执的只有两个问题:一是热河省的归属;二是东北军队以后的规模和数量。对于前者,蒋介石认为“东北的传统地区就是东三省,热河省并不算是东北地区,应该交给中央去管辖”,而王树翰则认为“热河省也是关外地区,并且长期处于东北当局的管辖下,奉军已经让出了关内的所有地盘,包括北平、天津、河北省等,如果再让出属于关外的热河省,必然会激起奉系内部一些本来就不太愿意易帜归顺的实力派将领在心理上产生反弹和抗意,甚至会产生叛乱哗变,并且对张学良的威望也有很大损害,不利于张学良稳定东北大局,如果东北乱了,那日本人就容易趁虚而入”;对于第二个问题,蒋介石一开始的意思是“奉军缩减到十五万,同时调遣十五万国民革命军进入关外,联同改编后的奉军一起负责东北的防务”;而米春霖坚决反对,他认为“东北易帜并归顺南京本是好事,但东北军政高层里很多人都认为易帜就等同于投降,让他们在心理上本来就难以接受,如果国民革命军开入东北,他们必然进一步地认定张少帅的易帜行为其实就是屈膝投降了南京政府,从而再次不利于东北大局的稳定”。

  关于热河省的归属以及东北军队的问题,是双方这场谈判的主要争执焦点,其余的条件,双方倒是一拍即合,使得这场谈判基本上还是顺利的。随后,蒋介石先后派出方本仁、张群、吴铁城、何成濬、宋大章、胡若愚、张静江等人作为特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