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节 辽系军政体系形成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洋的人,奉系、辽系都是北洋的分支余脉。

  东北军事委员会的任职名单也随之落实了: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臧式毅、杨宇霆、汤玉麟、沈鸿烈、邢士廉、徐祖诒、荣臻、于学忠、王树常、冯庸、段祺瑞、王士珍、吴佩孚、孙传芳、曹锟,共十八名军事委员会委员,张学良仍然是委员会主席,张作相和杨宇霆为副主席,这个委员会是东北四省最高军事机构。从名单上可以看出,张作相是除张学良外唯一能同时兼任政务委员会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委员的人,并且同时都是委员会副主席,由此可见张学良对他的信任和器重程度。

  东北军事委员会名单里没有南京政府的人,这说明东北的军事完全是独立的,只掌握在张学良一人手里,同时,这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里,除了张作相、汤玉麟、万福麟还是奉系的元老以外,其余人基本上都是奉系的少壮派新秀将领。实际上,原奉系众元老此时要么已经转职或被安排为文官,或担任虚职闲职,比如张景惠、汲金纯、韩麟春、李景林、邢士廉等,要么已经溘然离世或逐步地淡出军政界了,比如冯德麟、鲍贵卿、孙烈臣、阚朝玺、许兰洲、于琛澄等。张学良成为新的东北王,意味着张作霖时代已经结束,原先跟着张作霖打天下的元老们逐渐淡去,而辽系内部“元老派”和“新秀派”比例开始逐渐变化,进入一种微妙的过渡期。张学良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他既尊敬和信任元老耆宿,也提拔和器重后起的新生力量,为已经到来的“张学良时代”灌注新的血液,并没有实行“杯酒释兵权”或任人唯亲、铲除异己。张学良之所以会这么“温和”,一来是因为他的思想是后世的,没有位高权重者所特有的铁石心肠和杀伐手段,干不出那种铁腕清洗的行为,二来是因为他暂时也不太清楚东北军政高层们里哪些人是忠诚的、哪些人是不可靠的、哪些人是有能力的、哪些人是昏聩平庸的,所以不敢轻易进行改动。因此,辽系目前的军政高层名单基本上都是张作相拟定的,再由张学良批准而任命。

  东北军事委员会和东北政务委员会这两个东北最高军政机构成立同时,国民政府又陆续任命了东北四省的省保安司令、省主席及省政府委员:

  辽宁省保安司令于学忠,省主席兼省政府委员刘尚清;

  吉林省保安司令臧式毅,省主席兼省政府委员莫德惠;

  黑龙江省保安司令万福麟,省主席兼省政府委员常荫槐;

  热河省保安司令汤玉麟,省主席兼省政府委员翟文选。

  东北的最高军事机构为东北军事委员会,随之成立的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则相当于其执行机构,边防公署司令长官自然当仁不让是张学良。此时,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