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节 石油、兵工厂、军校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到东北,自然绕不开石油。

  后世中国排名前十大油田里,第一大是大庆油田,在东北,第二大是胜利油田,在山东,第三大是长庆油田,在陕甘宁盆地,第四大是辽河油田,也在东北,第五大是克拉玛依油田,在新疆,第六大是四川油田,在四川盆地,第七大是华北油田,在河北,第八大是大港油田,在天津,第九大是中原油田,在河南,第十大是吉林油田,也在东北。

  中国前十大油田,第一大、第四大、第十大都在东北,并且,第二大、第七大、第八大都在毗邻东北的山东、河北、天津。中国的石油资源足有80%在北方。

  此时的中国共有三处被正式开采着的油田,一是独山子区油田,这个独山子区油田就是克拉玛依油田的一小部分(“独山子”在维语中就是“油山”的意思,“克拉玛依”在维语里就是“黑油”的意思),年产油超过7000吨;

  第二个是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延长油田,这个油田年产油大约1000吨;

  第三个是位于甘肃省西北的玉门油田,该油田是中国的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目前已经被发现了,但还没有被大规模地开采。历史上,玉门油田在1939年才被正式开采,年产油大约5万吨。

  此时的中国就这么几个小得都不能称为“油田”的油田,产油量少得微不足道。

  张学良既然拥有东北,当然要开采东北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但是这么做很危险——日本人本来就对东北垂涎三尺,如果知道东北有大型油田,岂不是会彻底地红了眼珠子?岂不是会比历史上更加疯狂、更加铆足全力地侵略东北?

  张学良很清楚,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是这样的:日本政府虽然一直野心勃勃地想要侵略东北、侵略全中国,但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加上顾忌中国抵抗、列强出手干涉等原因,所以瞻前顾后,不过,关东军里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认为“日本比中国更需要东北,日本必须早点得到东北进行开发从而让日本更强大,张学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只要冒险出手,就肯定能大获成功”,于是,他们在没有请示东京方面、没有得到东京方面的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出兵,挑起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日本政府高层也是猝不及防的,九一八事变不是日本政府的行动,而是关东军里一小撮又疯狂又聪明又大胆的中基层军官的擅自行动,结果,张学良果然色厉内荏、不敢应战,一枪不放地跑掉了,白白地丢弃了东北,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的冒险取得大获成功,日本政府眼看这块大肥肉已经到自己嘴里,于是“将错就错”没有再吐出来。

  日本人知道东北有钢铁、有煤炭,但不知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