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熹平石经》拓本_捡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8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

  “《熹平石经》是我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因其字体俱为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儒家经典石刻本,有着非常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汉代书法的珍贵资料。”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张景强诧异地问道:“既然这东西这么重要,怎么以前都没听过在哪里有啊?”

  孟子涛说道:“没办法,当时是东汉末年啊,《熹平石经》立后不久,董卓烧毁雒阳宫庙,石经已经遭到破坏了。到了北齐的时候,将石碑从雒阳迁往邺都,石碑却在半路上掉到水里,运到邺都的都还不到一半。”

  “隋朝开皇年间,又从邺都运往西京,但营造司竟然用石碑做柱子的基石。至唐贞观年间,魏征去收集残存石经时,几乎已经毁坏殆尽。”

  “直到宋代,才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后又陆续在雒阳和西京两地发现一些零碎残石,至民国时期在太学旧址时有残石出土,达数百余块之多,据统计共8275字。到现在,又发掘和收集了600余字,总计共有8800多字。”

  这时,金棋福抬起头来,接过话道:“这些残石现在都收藏在国家几个博物馆里,还有流散在国外,再加上现在国学不兴,知情的普通人当然不多。”

  张景强眼前一亮:“也就是说,这几本拓片很珍贵喽?”

  金棋福说道:“珍不珍贵,要看哪个时期的版本,如果版本好,再加上拓片是现在没有发现的,那就珍贵了。”

  张景强问道:“那这几是什么时候的拓片?”

  孟子涛回道:“我先前翻看了一下,应该是宋代的拓片,到底是不是,还要需要仔细鉴别。至于是不是以前没发现过的拓片,我对这方面就不太了解了,需要查过相关的资料才知道。”

  说到这,他暗道,不出意外,这几本拓片应该是现在没有发现过的内容,不然的话,也不会值四五百万了。

  金棋福把剩下的几本拓本简单看了一下,说道:“这上面的鉴藏印应该不假,不出意外,应该是宋本。而且,这几本拓片的内容,我以前也并没有看到过,很可能是孤本。如果能够确认无误的话,那这几本拓本,可都是瑰宝啊!”

  此时,他心里多少有些懊恼,明明自己也发现了这些拓片,却因为没有都看一遍,结果和这些宝贝失之交臂,想想都觉得郁闷。

  看到金棋福郁闷的神色,张景强连忙说道:“老话说的好,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咱们毕竟不是机器,总会有马虎大意的时候。”

  孟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