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转让战功的壮举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务,但卑职从哪杨文登表情来看,应该封赏不低。”

  吴用也是聪明,昨日在城外伏击叛军李铁大军之际,他与公孙胜硬是把杨文登架上了城头。

  想那杨文登十几岁入宫,如今虽然也不过三十出头,可在宫中大半辈子,他何曾上过战场,要不是战斗是在城外展开的,他只怕都会吓尿。

  可即便如此,昨日在城楼之上,他吓得双脚一直在哆嗦,直到接到奏报,敌军大将李铁被杀,两万叛军尽数歼灭之时,杨文登这才偷偷擦了一把额头的汗。

  差点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亏得公孙胜及时扶住他。

  吴用又趁机进言道:“全赖杨都知临阵指挥,我军将士方能奋勇向前,一举歼灭叛军。”

  “啊?”杨文登当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确认吴用这话分明就是对自己说的时,他这才讪讪笑道:“吴主薄盛情,杨某心领了。”

  听到吴用竟然把歼灭叛军两万的头功,直接给了杨文登,秦烈也不由暗赞一声,吴用这一手可谓神来之笔。

  大宋的太监可不是其它朝代的,他们不但可以领兵掌权,还能位极人臣。

  像如今朝中的童贯,杨戬那都是朝中重臣,童贯被封为国公,杨戬更是身兼三镇节度使,除此二人外,还有李彦,那也是身兼内侍省几个重职。

  “这杨文登底细,可摸清楚了?”秦烈下马与吴用并排而行,边走边问道。

  “查清楚了,此人现在是内侍省的副都知,不过据他说,杨戬是他叔祖,也算是有些跟脚之人。”

  吴用低声回道。

  “这事办的不错,给他一份功劳,今后在朝中,自然也会多一个人帮咱们说话。”

  秦烈点点头,接着道:“待会你派人护送他回京,给我拿一千两银子,不要怕花钱。”

  “明白。”吴用心领神会的点头道。

  濮州知州衙门大堂上,得知秦烈已经回来,内侍省副都知杨文登,从驿馆手捧圣旨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素闻爱卿忠勇,濮州平叛之战中,爱卿功勋卓著,为国分忧,实为我朝股肱,制授其宁远将军,并授朝散大夫……”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待那杨文登宣读完圣旨,秦烈双手接下叩首拜道。

  “秦大人忠心体国,手下人才辈出,尤其是吴用先生,更是难得的人才啊。”

  杨文登满面春风主动与秦烈示好,吴用昨夜就拟好了奏折,他可是亲眼目睹。

  现在这份请功奏折,就差秦烈的印绶盖印,就可以直接上报京师,如此他一份军功那是跑不了的。

  对于他们这些深宫太监来说,要说什么东西最难获得,那无疑是军功,一旦拥有军功,他们的身份随时都可以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比如出镇监军,那就是一方诸侯,亦或者领禁军军职,这可都是无上荣耀之事。

  “杨都知辛苦了,刚才吴先生已经跟我说了,杨都知临危不乱,亲临城头指挥的功绩,本官这就向陛下报捷,为杨都知与众将士请功。”

  秦烈拱手一笑,奉承了杨文登一句。

  “好说,好说……”在秦烈的恭维奉承之下,杨文登心满意足收了秦烈的银子,兴高采烈的返回汴京而去。

  送走杨文登,秦烈也接受了众将的祝贺。

  说起来这次请功的折子,秦烈自然不可能一个人独占功劳。

  事实上他也正式给林冲、鲁智深、李逵、秦明、花荣、黄信等人求了特赦。

  并陈述了他们之前虽然有过错,但现今皆甘心为国效力,并在收复濮州之战中,立下大功的事实。

  为此皇帝赵佶在这次诏书之中,特意赦免了众人罪名。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求银票,求银票。。。。

  谢谢!!!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