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大义凛然的太子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没有秦烈率军火烧黎阳仓,又岂会有童贯的延津大捷?

  可现在朝堂那些尸位素餐,阿谀奉承之徒,在不明就里之下,则是一窝蜂似的,人人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秦烈为一己私欲,焚烧黎阳仓为十恶不赦的大罪。

  面对义愤填膺的群臣,赵佶对于自己欣赏之人,有着偏执的恩宠一面,再次发挥了出来。

  赵佶你说他昏庸吧,他也未必有多昏庸,但你要说他不昏庸,这绝对是个天大的笑话。

  像蔡京、梁师成、王黼、朱勔、童贯、李彦这帮人,哪一个不是奸佞小人,赵佶却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一直到国破家亡的时刻,赵佶对他们始终信任有嘉,这难道真是赵佶睁眼瞎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之所以会造成赵佶,对这些人始终信任有嘉的原因,是这些人投他所好,知道他喜欢什么,爱好什么,他们就想方设法为他办成。

  试想赵佶堂堂帝王,却不能随心所欲,这皇帝自然做的无趣之极。

  他爱好诗词书画,爱好花鸟奇石,这些东西那些清流名士,自己把玩可以,皇帝赏玩就是玩物丧志。

  这样的憋屈,赵佶身为大宋皇帝,又岂会甘心承受?

  蔡京、王黼、梁师成这帮人,正是揣摩到皇帝的心意,这才圣宠不衰,成为一代权臣。

  面对群情汹汹的满朝官吏,赵佶再次表现出他的天恩。

  所谓天恩,亦不过是帝皇对于一个臣子的欣赏,从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

  秦烈年轻有为,更是大宋开朝以来,唯一能够诗仙李太白媲美的词仙人,这样百年难得一出的才子。

  赵佶这样天生钟爱诗情画意的书画天子,又岂舍得轻易杀之?

  若他赵佶有此狠辣的一面,像如今时人谓之隐相的梁师成,早就该死上一百回了。

  要知道近十年来,被封为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的梁师成。

  为取悦皇帝,他多次伪造所谓符瑞之事,欺压百姓,哄骗皇帝,曾多次被言官弹劾,可最后都不了了之。

  梁师成甚至还利用皇帝的信任,拉拢了一些擅长书法的心腹小吏,练习模仿徽宗的字体,掺杂在诏书中颁布,从而蒙骗朝官。

  此等伪造诏书的死罪,被人捅出来之后,赵佶也只是稍稍申斥一番,却依旧没有重罚。

  可见赵佶对宠臣的仁慈,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秦烈显然是赵佶看重的后起之秀,他现在还期望着,秦烈能够为他写一篇诗词歌功颂德。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又怎么会舍得,直接对秦烈处以极刑呢?

  “太子,这事你怎么看?”赵佶颇为期待的问道。

  结果昏聩与赵佶有的一拼的赵桓,却并没有了解老爹的苦心,反而言辞激烈的道。

  “秦烈此举,罪在不赦,请父皇诛杀之。”赵桓这人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