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叛军要跟秦烈拼命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庐州外城的失守,让守将杨维忠大发雷霆,可让他憋屈的是,当他要处置东城守将王燮、范琼之时,却被转运使、兼任庐州知府杜充给拦了下来。

  即便杨维忠吵到康王赵构面前,可赵构也仅仅留下一句:“准其二人戴罪立功吧。”

  不得不说赵构虽然年轻,但身为皇家子弟,他天生便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

  这一路南下,杨维忠一直与他保持着臣子礼仪,赵构几次笼络,杨维忠都表现的十分克制,并没有半点靠拢的意思。

  对此赵构心中自是明白,杨维忠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虽然此时赵构并没有野心膨胀到想要争夺太子之位,但作为一个藩王,若在朝中能够有几个实权大臣,在关键的时候替自己说几句话,那很有可能就是翻天覆地的效果。

  像此刻天天围在他身边转悠的杜充,以及王燮、范琼这些人,以及与赵构结成一个利益小团体。

  杨维忠并不是不懂赵构心思,但他身为统军大将,心中很清楚,一旦他与赵构走的太近,必然会引来皇帝猜忌。

  相比起赵构的不满,他更不想引起皇帝的猜忌。

  眼下外城失守,杨维忠身为统军大将,他自然也是万分着急,面对叛军一轮轮攻城,他也只能日夜守在城头之上。

  好在庐州内城更加坚固,加上需要防守的区域更小,反而更利于防守。

  内城仅有东门四座拱门,实际上就是只有一面城墙,杨维忠只要坐镇东门城头,加上兵马监辛兴宗、戚方、以及军都副指挥使苗傅、刘正彦几员大将协助。

  杨维忠这个主将,更多时候,都只是在统筹全局指挥,而无需亲临一线战斗。

  庐州外城下,叛军大营。

  面对已经连续进攻十天,都没有拿下的庐州内城,叛军主帅李助,再一次召集众将召开了一次会议。

  大帐左右分别坐着数十员战将,左首分别是杜莹、李雄、阙翥、寇猛、卫鹤、耿文、薛赞等人。

  右边则是毕先、鲁城、卓茂、谢宁、张怡等人。

  “诸位将军,都说说,这庐州内城能不能攻下?”李助目光扫过堂下一众将领,表情充满严肃。

  “李军师,这庐州内城之坚固,光靠蛮力肯定拿不下来,按照现在这打法,除非城内的守军自行崩溃,否则即便再打一个月,也未必拿的下城池。”

  身居楚王王庆帐下太尉,兼任濠州节度使的杜莹,迟疑之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杜莹本是淮西豪侠,这一次参与义军,也是因为家乡遭了淮河水灾,官府不但没有救灾,反而变本加厉的盘剥乡民。

  从而让杜莹义愤填膺,这才加入了叛军队伍,因为本身武艺高强,加上颇具才略,从而被王庆笼络,授予太尉这样的高职。

  这一次攻打庐州府,李助这一连串的劫掠,裹挟百姓攻城的举措,杜莹是比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