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1章 恭请太上皇复位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扬,答应妾身,为了孩子和我们,今后千万不可再去犯险好吗?”

  李师师和尚孝珠在屋内陪伴赵金奴说话,李易安帮秦烈在外间屋内洗涮的她,忍不住把内心的担忧说了出来。

  “放心,我不会有事,更不会让你们有事。”秦烈把李易安的玉手握在手心,拉着李易安在身边坐下。

  “这只是一个意外,相信我,以后不会再发生了。”秦烈伸出手臂,轻轻把她揽入怀中,亲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嗯。”享受着秦烈的温柔,李易安抬头看着一脸疲惫的秦烈,把秦烈按坐在凳子上,道:“妾身帮你把鞋袜脱掉,你先泡个脚,好好睡上一觉。”

  “易安姐,谢谢你。”二人四目相对,此时无声胜有声。

  皇帝赵谌驾崩,对于眼下的朝廷来说,显然是天大的事情。

  很快继承人的问题,也随之摆在众人的面前。

  赵谌的继位,是秦烈一手扶持的,可如今秦烈受伤养病,谁也不见,那么接下来该由谁来继位,一时自然成为朝野上下,一致关心的问题。

  正如秦烈自己所言,他额头上的伤口并不严重,别看留了不少血,但也不过是皮外伤。

  但秦烈却对外宣称自己伤势沉重,无法担任皇帝的治丧和朝政之事。

  好在之前秦烈也是常年在外征战,朝廷之事都是三省宰相,以及枢密院、六部和秦烈小朝廷,参军府在负责运转。

  治丧和朝政之事,秦烈不插手,朝政众臣都可以处理,但俗话说的好,国不可一日无君。

  现在赵谌驾崩,接下来该由谁来继位,自然成为朝堂纷争大事。

  一连数天,朝堂之上的争论也是愈演愈烈。

  张邦昌、白时中两位宰相,主张请太上皇赵佶入京主持大局。

  张邦昌、白时中二人的主张,得到朝中一帮徽宗朝老臣的支持。

  但吴敏、徐处仁、唐恪、许将几位宰相,则表示反对,认为太上皇既然退位,就不宜主持大局。

  吴敏几人主张拥立太皇太后刘氏的几个儿子,比如赵王赵模,正当青年,又与秦烈关系亲近,最是适合继位。

  拥立赵王赵模继位,对于眼下大宋朝局来说是合适的。

  为此吴敏和徐处仁的等人的建议,得到朝中六部尚书一致响应。

  就在朝中诸宰相,各自推荐继位人选的时候,门下侍郎李邦彦却是一言不发。

  这位浪子宰相,冷眼旁观,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面对众人的询问,他也是连连表示他都支持。

  就在这样的争吵之中,李邦彦却打着探病的借口,来到丞相府。

  虽然秦烈表示不见客,但李邦彦深夜来访,表示有要事相告,侍卫只得告诉了雷横。

  “李相稍后,我已经禀告过丞相大人,只是丞相大人已经歇下,这不听到李相来了,正在穿衣,稍后便到。”

  雷横态度恭敬,丝毫没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