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6章 野心是星辰大海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耻而后勇,胜败乃兵家常事。”

  秦烈摆摆手,示意众人落座。

  “现在正是农耕时节,夏稻的耕种不容忽视,我这一路拿下,到处走了走,目前总的来说还不错,但也有一些地方,因为地方官吏的不作为,导致耕牛不足,耕地未及时耕种,这事需要及时处理。”

  两淮在这个时代,不单单是盐业和商业重镇,同样也是水稻和麦子的重地。

  所谓的两淮,值得就是淮河南北两岸,广泛来说就是长江以北的安徽、江苏这片土地。

  因为地处淮河两岸,灌溉便利,水利交通发达,加上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适合冬小麦和水稻的种植。

  秦烈之前便任命了林冲、为两淮安抚使,韩世忠兼任两淮转运使,秦明兼任都统制,负责两淮事务。

  事实上武将出身的林冲、韩世忠、秦明在政务处理上,无论是经验还是能力,都远远达不到秦烈的要求。

  为此秦烈这次南下,从京师带了一批文官南下,如谏议大夫谢克家,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鸿胪寺主簿邓肃、开封府通判董耘几人,是秦烈准备重用的。

  因为秦烈准备在长江以北两淮之地,成立江北行省。

  谢克家即将出任新成立的江北行省左布政使,陆宰为右布政使,邓肃出任提刑按察使、董耘出任庐州知府,黄信为都指挥使。

  江北行省的治所将设立在庐州府,也就是说这一次,秦烈准备正式把淮北的军政大权进行分家。

  林冲、秦明、韩世忠等人将不再兼任淮北地方官职,只需要负责军事事务。

  “诸位将军们,大家一起认识一下。今后江北行省的军政大事,还需要多多仰仗诸位。”

  在秦烈的示意下,朱武为众人做了一番介绍。

  谢克家是绍圣四年(1097)中的进士,在朝为官多年,在六部担任过郎中、给事中、户部侍郎等职务。

  其子谢伋也在前几年考中进士,父子双进士,也是一时佳话,现在谢克家被秦烈重用,他儿子谢伋也被秦烈招入中军府担任参赞军务。

  陆宰出身名门世家,虽然是靠门荫出仕,但他在朝为官多年,以实干著称。

  不过相比起来,陆宰的名字知道的人确实不多,但说到他儿子,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因为他儿子正是陆游,陆放翁,不过这个时候的陆游,还仅有三岁,这次离京之时,秦烈还见过一面。

  俗话说三岁看老,陆游虽然尚是幼龄,但却是一个颇具灵气的孩子。

  邓肃之前在朝廷官职不显,但却与李纲关系莫逆,此人之所以得以如秦烈法眼,也正是李纲再三举荐,说邓肃刚直不阿,精于律法,是朝中不可或缺的官吏。

  董耘则是被秦烈贬职的王寅举荐,王寅原本是举荐董耘接任自己开封府少尹职务。

  但秦烈考虑之后,选择了让圣手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