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5章 赵谨继位改元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烈是八月三日扶着赵佶的灵柩,回到汴京城。

  八月四日由太皇太后刘氏颁下懿旨,即日起定为国丧期,时间定为二十七天。

  也就是把守孝三年,以日易月,缩减为二十七天。

  汴京六十万万百姓,包括文武百官,这二十七天不得宴请、饮酒、作乐,更别在此期间纳妾,否则一旦被人揭发弹劾,将会治与重罪。

  九月三日,守孝期结束,秦烈率领文武百官,在延福宫文德殿,正式宣布赵佶遗诏。

  “先皇龙驭宾天,乃我大宋之祸,然国不可一日君,现在根据先皇遗诏,请皇太孙继位大统。”

  站在台阶之上的秦烈,手捧遗诏,宣读完毕,由太皇太后刘氏、皇太妃朱璇搀扶之下,年仅两岁的赵谨,头戴帝皇冠带,身穿赤色龙袍,缓缓从大殿征募,一步一步走上象征着九五之尊的帝位。

  “跪,山呼……”内侍省押班太监,在小皇帝落座之余,扯着嗓子高呼而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秦烈为首的文武百官,分左右两班,齐声跪地山呼朝贺。

  登基大典繁琐复杂,今天文德殿不过是确定赵谨继位的合法性。

  随后还有祭奠太庙、祭祀天地等等大礼。

  登基大典的仪式全部完成,需要数日,京城以及京外的品阶高的文武百官,都需要入京朝贺,拜见新皇帝。

  这也是为何光一个登基大典,户部尚书刘逵,就列出两百万贯钱币清单的原因。

  登基大典从九月四日,一直持续到九月八日才结束。

  登基大典的各项礼仪完成,赵谨才算是顺利登基称帝。

  同时宣布改元为天顺元年。

  并未赵佶加庙号徽宗,上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

  九月九日重阳节,延福宫文德殿上,赵谨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如期举行。

  当天的朝会,既是第一次大朝会,同样也是封赏大会,毕竟新皇帝登基,肯定要封赏群臣,拉拢民心。

  关于封赏百官的会议,朝中三省六部的官吏,很快便商议出了章程。

  唯独关于秦烈的封赏,一直没有敲定。

  以李邦彦为首的秦烈派系官吏,直接喊出的口号是封秦烈为亡。

  并且敲定的王爵是赵王、燕王、齐王三个王爵其中之一。

  不过这份提议,首先遭到秦烈的反对,因为秦烈认为自己的功绩和德行,不足担任亲王。

  而且大宋开国以来,也没有封外姓为亲王的例子。

  为此,秦烈断然拒绝了李邦彦、吴用、樊瑞他们这些人的提议。

  见秦烈态度坚决,决绝封王的提议,李邦彦退而求其次,向太皇太后刘氏,凑请封赏秦烈为郡王爵位。

  郡王在大宋开国之初,倒是不乏其人。

  最后秦烈只得同意,经过三生六部官吏提议,由太皇太后刘氏,皇太妃朱璇拍板,最后敲定秦烈的封赏。

  “奉太皇太后懿旨,大宋皇帝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