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 秦烈立功再升官_大宋一品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解成了一场战役的既视感。

  “壮哉,秦子扬。”

  秘书监少监周邦彦刚才站在朝堂的队列之中,只能做缩头乌龟,虽然他与李师师有私交,对秦烈感官也不错。

  但刚才王黼、白时中、温平等人众口铄金,举证秦烈擅权违法。

  他这个朝堂之中无权无势的弄臣,自然只能眼睁睁看着。

  此刻,兵部尚书徐处仁一番演说之下,却再次证明秦烈擅权违法之事,根本就是没有的事。

  朝堂之上一些正直清廉的中层官吏,事实上对于秦烈这个文坛词仙人,还是颇具好感的。

  这个时候在周邦彦击掌赞誉下,纷纷仗义声援。

  “道听途说之事,今后就不要在朝堂之上浪费口舌了。”皇帝赵佶虽然依旧没有处置王黼、白时中、温平三人。

  但却措辞严厉的申斥了一番,进而道:“中书舍人何在。”

  “微臣在。”李邦彦在人群中越众而出。

  “拟制,秦烈文采斐然,用心任事,尽职尽责,不负朕望。为国惩治贪官污吏,剪除地方毒瘤匪患,解救百姓生灵与水火。”

  “立功于社稷,敕授朝奉大夫以示褒奖,加授天平军军都指挥使,任兼济州防御使,权知郓城知县事。”

  随着赵佶这一封圣旨下达,意味着短短的半年之内,秦烈已经三迁官职。

  朝奉大夫依旧只是散官,但却是从六品品阶,这也就意味着秦烈文官头衔,正式迈入六品,仅差一步,他就正式迈入大宋文官中层体系。

  天平军节度使同样是武官散官,但天平军确实的的确确存在的机构。

  天平军掌管一军厢军,满编兵力为两千五百人,这支兵马可不是地方州衙乡兵。

  而是是常备驻军,统管济州、曹州、郓州、濮州四州征伐之事。

  因为节度使只是虚职,所以实际上这支军队实际掌权人,就是军都指挥使,以及行军司马、判官、推官三人负责军务。

  皇帝赵佶可不是心血来潮,让秦烈掌握天平军兵马。

  而是因为春夏交际之际,濮州段黄河多处决堤,致使千里之地,化为泽国。

  已经有百万百姓受灾挨饿,皇帝赵佶虽然已经命令户部尚书赈灾,但由于地方吏治腐败,加上水灾封路,赈灾进展一直不顺利。

  近来河北路各州府,以及京东东路下游,各州府已经先后有奏报,地方灾民掠夺官府,杀官造反。

  无论是河北路、还是京东东路实际上都与天平军管辖的郓州、济州、濮州、曹州都有接壤。

  近来皇帝赵佶也一直考虑,派人坐镇郓州掌军,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今天秦烈的冒头,正好让赵佶再一次看到秦烈不但文采斐然,还具备统兵指挥的能力。

  而大宋一朝,对于武将防范严格,反而对于文官统兵,条件宽松。

  这一次赵佶没有免去秦烈权知郓城知县事一职,主要是秦烈任期太短,赵佶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只要秦烈这一年任期满了,就把他调入京城,也好让秦烈这个词仙人熏陶一下他的创作思维。

  皇帝赵佶整日想的是风花雪月,舞文弄墨,尤其是自前年开始,为了建造艮岳宫。

  赵佶更是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收集奇花异石,也就是俗称的花石纲。

  搞得两江百姓怨声载道,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随着皇帝命令李邦彦起草诏书封赏秦烈,也就意味着高俅这次的阴谋再次挫败。

  以至于散朝之后,高俅黑着脸便出了宫。

  王黼、温平也是脸色难看,白时中也是暗叫一声晦气。

  对于梁子美这个过气亲家,他也是打定主意,今后必须得远离他们一点,以免得沾惹上那一家人的倒霉气。

  【作者题外话】:新的一周开始,老鹿也即将落幕四轮推荐。

  但新书榜还有两个星期,希望在没有推荐的日子,书友们能够多投投票,让老鹿留在新书榜上。

  求银票,感激不尽!!!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