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装逼的正确方式_从明末开始生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归正途’的轻松愉悦了起来。

  心情好了,西下的夕阳,也看上去绚烂多彩了几分。

  再次神情淡定的拒绝了,两个汉子到家里去做客的邀请,观察小儿确实好转后,又给了两个汉子两天的用药,就‘仙风飘飘’的随风而去了。

  得道高人吗,行为做派,就得有一定的“范”,哪能为贫穷农家的‘五斗糙米’而折腰。

  真实原因是,检查小儿时,神识敏锐的文启东,发现包裹小儿的衣服上,时不时的钻出几只虱子,再看两个汉子,身上衣服里也是如此……

  这才意识到,现在的‘农家’,可不是现代的“农家乐”。

  再说了,自己做了好事,按说应该收取一些报酬,但看到两个汉子,摸遍口袋,也只掏出几十文钱后,摸尸体发了一笔小财的文启东,更不会去了。

  看这家农户够苦的了,自己去了,对方为了感谢,再把自己家里唯一的‘下蛋鸡’杀了……

  要是吃了贫苦农家里,唯一的下蛋鸡,得道高人的‘良善’形象还能有吗……

  如果医治的,是地主家或乡绅家的少爷,收取一定的报酬,再顺便吃上一顿有酒有肉的饭食……,就不会内心不安。

  不知不觉间,文启东就给自己以后的行为,无明确意识的划定了一条‘线’。

  这是正常现象,所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知不觉间,给自己的言行举止‘划线’

  太阳落山之前,文启东赶到了两个汉子说到的县城,其实这不是县城,明官方称其为【沙城堡】,这是一座关口城堡,隶属于明朝九边军镇的宣府镇怀来县,这座城堡,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建起来的,城堡里有一个千户所。

  文启东来到城堡城门前时,天还没黑,城门也没关闭,守门的两个兵卒,一人挎着腰刀,一人手持一杆铁头木杆长枪。

  可能快要关门了,两个兵丁的情绪有些急躁,说话很是大声。

  这个时段,出城的几乎没有,进城的人也不太多,文启东前面的几个进城人员,两个背着木材的,像是砍柴人,一个挑着担子,像是走脚的小商贩。

  兵丁对着两个砍柴人,大声的呵斥了几句,两个砍柴人每人掏出了一文钱,持枪的兵丁,接过钱,用手中枪头都生锈的木杆枪,敲敲砍柴人背着的柴捆,赶着两人快走。

  挑担的小商贩,看上去像是和两个守门兵卒熟悉,小商贩笑着向两人打了个招呼,交了两文钱,不紧不慢的走进了城门。

  临到文启东,两人一看,是一个陌生的道士,还是一个衣着华贵、派头不凡的道士。

  吃不准对方来头,两个守门兵卒,先习惯低头带笑,然后看着文启东,等文启东的表示。

  对这些‘看门人’,跑业务的文启东很有心得。

  首先,你不能犹犹豫豫,眼神不能左观右看,神情要自信而自然,进门时的脚步,没有特殊情况时要不紧不慢……

  当然,做这些之前,对自己要进入的地方要先了解,对‘守门人’的习性要先做出正确的应对观察。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你自己的衣着和相貌外形,要让人一看就是‘人物’,……没有名贵的装扮和出众的外形,就打扮成精英业务人员模样也行。

  从古到今,想耍的开,都是‘人靠衣服、马靠鞍’,古今社会,都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经验丰富’的文启东,行云流水、仙风慢步的从两个发愣的门卒之间走过,经过两人时,对两人微微颌了下头,然后径直走向城门洞。

  走出两人三四步后,停步回头。

  两个门卒还在看着他,其中跨刀的那个,正张嘴:“道长……”,刚出声……

  文启东不等对方把话说完,准备好的几文钱,随手就抛向了两人

  两个门卒,被动去接抛向自己的几枚钱币,肯定接不住啊,要有接住的本事,也不会来守大门了。

  在两个门卒,手忙脚乱的接钱、拾钱时,文启东已经不紧不慢的走进了城堡。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