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二章 好好合作吧,朱由检_大明铁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提醒道:“这道密旨,仅用于水师巡查在东江镇一带补给之用,不可用于其他。”

  陈雨接过密旨,高举过顶,应道:“臣谨遵陛下旨意,绝不会借机谋取私利。”

  崇祯点了点头:“虽然你做官时间不长,也是第一次面圣,但是朕信得过你。朝廷文武百官虽多,但趋利避害之徒甚多,能让朕倚仗的没有几个,希望你做好差使,立下功劳,将来成为朕的股肱之臣。这大明江山,需要你这样的能臣帮助朕来守卫。”

  陈雨闻言颇有感触,抛开历史上崇祯的功过是非,至少他是一个努力的皇帝,这番话说明了他想要振兴大明的愿望,只是无人可用,或者说不会用人。从这一点来说,崇祯是值得同情的。

  他回答道:“臣能力和资质都不出众,唯有鞠躬尽瘁而已。禁海缉私之事,请陛下放心,臣会努力做好的。”

  王承恩照例送陈雨出了大殿,在门口,陈雨对王承恩说:“王公公请留步。”

  王承恩嘱咐道:“陈千户,皇爷很少和臣子这么推心置腹,你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上一个让皇爷寄予厚望的是夸口‘五年平辽’的袁督师。因为相信袁督师,皇爷按照他的要求勒令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朝廷内外事事配合,结果……他后来的下场你也是知道的,希望你能引以为鉴,用好这道密旨,不要辜负皇爷的期望。”

  袁崇焕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从一个知县做到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的封疆大吏,权倾一时,后来被凌迟处死,历史上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颇有争议。陈雨自然知道王承恩的意思,虽然区区一道密旨无法和当时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与放权相提并论,但是崇祯难得再次这么相信一个臣子,如果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对这个一心振兴大明的勤勉皇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王公公请放心,下官不说大话,做事量力而为,也不会仗着陛下的信任胡作非为。”

  王承恩点点头:“那就有劳陈千户了。按理说,咱家只是侍奉皇爷的内侍,不该对朝政指手画脚,不过是看着皇爷操劳国事,殚精竭虑,早生华发,却没有几个能臣辅佐分忧,实在有些不忍心,多几句嘴,希望陈千户不要介意。”

  “是是,王公公一片忠心,下官明白的。”

  等陈雨走出十几步后,身后传来了小太监的声音:“王公公,左都御史唐世济求见皇爷!”

  王承恩回答:“让他候着,咱家去通报。”

  陈雨会心一笑,这是唐世济来表功了。今日他的作用不小,估计会在崇祯心里大大加分,为将来入阁铺垫好道路。

  出了午门,陈雨回头望了望森严的皇宫,握紧了手中那道密旨,心道:你是皇帝,干得这么辛苦是为了朱家江山;我是个穿越者,一切努力是为了这个古老国家的命运,动机和目的不一样,但是在通往终点的过程中,大方向至少是一致的。相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则为了一己之私的东林党人,我是个好队友,你值得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好好合作吧,朱由检同志。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