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七章 风口再变_水浒真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们想尽了办法想要皇帝把李纲给贬了。

  而主战派一方也觉得李纲虽然战心坚定,爱国之意热诚。

  但他工作水平确实不行。

  他虽有守卫东京的功劳。

  但说句实话,东京兵马众多,城高墙厚,城内的物资浩渺如烟,只要战心坚定,誓死不降。

  哪怕是头猪也能守住。

  要是让李纲去当河东河北宣抚使,带领大军收复两河,众人却没了信心。

  他这个文人说不定会把大军给带进沟里。

  这种大型战事,还是得找个厉害的大将为好。

  主战派自然是力挺种师道。

  但种师道刚刚因为勾结梁山的嫌疑被赵桓幽禁。

  众人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御史中丞许翰直接进宫找到了赵桓。

  “陛下,种师道乃西军名将,陕西军士皆服其威名。

  若是弃之不用,实在是可惜。”

  赵桓道:“种师道老糊涂了,竟然暗中和梁山贼寇有勾结,差点坏了议和大事。”

  许翰继续追问。

  “陛下说种少保和梁山有所勾结,不知可有证据?”

  赵桓沉默了:“没有,不过此事只有可能是他给梁山贼寇通报消息,让他们假装渔民前来送船。”

  “那种师道可曾承认?”

  “不曾。”

  许翰瞪眼道:“陛下,你一无真凭实据,二无当事人供词。

  听信那帮小人谗言,就轻而易举的将国之栋梁撤职夺权。

  这可是取祸之道。”

  赵桓眉头紧皱,许翰这几句话虽然在理,但却很不合他的心意。

  “就算如此,种师道依旧有不察之罪。

  他今年已经七旬有六,神智模糊,哪里还经得起鞍马劳顿。

  朕看就算了吧。”

  许翰依旧不放弃:“始皇认为王翦老而不用,信用李信,最终兵败于楚国;汉宣帝任用老将赵充国,最终取得金城之战的成功。

  赵王用赵括而兵败长平。

  如今李纲亦是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从来没有指挥大规模部队与敌决战的经验。

  陛下如此行为不是要步赵国后尘吗?

  从吕望以来,任用老将取得功业的,不止一两个人。

  从古鉴今,种师道虽然年老,可以任用。

  金人此次行动,关系到我方存亡,现在如果重创金兵,使之失利而逃,则中原可保,四夷可服。

  否则,将来再想行动,一定有不可救应之忧。

  臣请陛下立刻起用老种抗击金兵。”

  赵桓被许翰说的烦了,于是便道:“这样吧,朕让你见见种师道,你去找他问问,对于现在的战况有什么看法。”

  许翰谢恩,再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种师道暂住的偏房之中。

  老种正在房中饮茶焚香。

  日子看起来过的还算自在。

  赵桓虽然幽禁了种师道,最少还没有对他下手的意思。

  许翰到了门前,先敲了敲门框。

  种师道往外看去,见来人竟然是个文官。

  “你是?御史中丞许大人?”

  许翰道:“种少保还记得我,这倒是下官的荣幸了。”

  种师道笑道:“在这呆的时间长了,闲着没事,就喜欢瞎琢磨。

  有时候也会想想朝中各位大人。

  许大人快请坐吧,正好老夫刚煮好了一壶茶。

  你也喝点润润口。”

  许翰落座,接过茶碗,道了声谢。

  “种少保,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找您,实在是有要事想问。”

  “许大人有话尽管问吧。”

  许翰将朝廷准备收复河东,救援太原的事情告诉了种师道。

  老种沉吟片刻。

  “既然我军有敌人十倍兵力。那此战便是轻而易举。

  只要步步推进,把住各处要道。

  阻绝敌人往其他地区逃窜的可能。

  稳步蚕食其占领的土地。

  最后将他们围困在太原城下,一举歼灭便是。”

  许翰深以为然。

  他连忙去找赵桓,说种师道头脑清晰,还可为帅。

  赵桓在主战派的压力之下,也不得不恢复了种师道的官职。

  不过却并没有还他的兵权。

  赵桓让种师道屯驻滑州,而没有给他一兵一卒,只是换了个地方软禁罢了。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