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分子编织者_月之影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系统进行改进。

  王一男则开始思考下一步该往哪一个方向投入力量。

  首先,如果按照哥德尔系统的提示,对形式化以及训练过程进行改进,将训练时间缩短到10小时,就可以尝试其他稀土金属了,比如说钡或者钛,铋、锶等等。

  第二,在10小时基础上增加一个数量级,也不过就是100小时左右,这样的话,在构型里面再增加一种元素也是可行的,比如说钇钡铜氧,钙锶铜氧的化合物等等。

  第三,就是制备的问题了,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你这个理论还没办法往外说,直接写篇论文,说咱有一个非常牛X的人工智能,它预言这种构型的钇铜氧化物临界温度可以达到140K?别逗了。

  晃晃脑袋,王一男决定还是暂时不考虑制备的问题,换个脑筋看看吧,除了超导理论以外,哥德尔系统还有哪些活要干的?

  1.哥百万,这个小Case了,升级后的哥百万,每天花几秒钟计算时间就足够钱中华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了。

  2.哥大夫,数据采集和修正还在持续进行,出去看病的事情,还是稍微缓缓吧。

  3.分子机器,最新的分子电梯还在训练中,使用哥德尔系统之后,应该也会有比较大的进展。

  等等,一道闪电划过王一男的脑海,分子机器,使用金属离子作为黏合剂,使用光照反应或者电化学反应对各种原子进行组装。同样是对原子进行空间构型,为什么不用分子机器的技术来构造超导晶体呢?

  王一男越想越觉得靠谱,铜原子在粘合离子的帮助下,跟钇原子或者钡原子以及氧原子形成分子锁链,经过一定程序的多次催化粘合,就有可能形成满足条件的超导晶格。也就是说,可以使用分子编织的技术代替烘培,在基本的氧化物基础上逐步增加分子锁链,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超导材料。

  “文静”,王一男叫了一声,没有人答应,他看了一下,李文静正跟赵克勤他们在热烈的讨论哥德尔提出的改进意见,王一男暂时打消了跟李文静商量的念头,等他们把形式化以及训练过程的改进赶紧弄完吧。

  超导晶体的搭建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路,当然,首先还是把电池聚合物搞定,顺便完善一下分子机器的理论。

  有了方向,王一男斗志满满,看来有必要把太空探索放进公司规划里面,不过看了看周围的小猫两三只,王一男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等等吧,现有的人手再弄个太空探索部门,估计大家都要发疯了。

  电池还是超导,王一男似乎又面临一个方向的选择,不过他有预感,很可能到了一定阶段,两者会合二为一,也许,分子编织技术会发展成一门全新的介观科学,也许,超导体本身就是最好的电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