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搅,最后办件事都做不好。而是认为既然已经任命了贺锦做排阵使、做前敌总指挥,在军事上自应畀以全权,充分放手,让他统筹全局。六辔在手,操纵自如,才有战胜的把握。

  牢城使和随州牧各有权责范围,千万不得在旁掣肘。唐朝宦官监军,郭、李不得成大功,九节度围攻相州失败的殷鉴不远。

  更不用说我大宋惯用异论相搅,上下相制,结果屡战屡败、直到灭亡之事。

  即便上位者要治御派系,也不是在这种时候该做的。

  所以李来亨还是决心给贺锦以充分的自主权力,放手一搏!

  势在全胜。

  他要的不是必胜,而是全胜!

  陈可新过去只是个操办民团的举人,后来也只不过是李仙风身边做文书工作的幕僚。投闯以后,虽然负责了许多黄州府营庄制改革的细务,可他不是军官出身,没有指挥大战役的经验,更加谈不上已经有了通筹全局的战略观点。

  但他是个头脑清醒的、有常识的、实事求是的人,不是妄人,在明末就属于非常难得了。

  陈可新在李来亨率军出发前,在这既短暂的半天时间内,便将随州城的户口、器械、粮秣资料整齐井然。明末的问题是老一辈人筋骨已衰,暮气渐深,可朝廷的旧体制却不能给新人以出头的机会,陈可新这样有才干的士人,往往只能半生蹉跎于家乡。

  也无怪乎,李自成的建基檄文中,都要强调闯军反对“重制科,循资格”的风气。

  朝廷迩来取士之大弊,就在于此。

  不过朝廷旧体制暮气深沉,又根本改革不了,一个被裱糊起来、勉强支撑的破房,若是像天启皇帝这样的寻常庸人坐视风吹雨打,还能维持一阵。可若是遇到崇祯皇帝这种,有志中兴,非要大改大革折腾一番的皇帝,就立时散架了。

  所以朝廷的旧体制,属于不改革会慢慢死,改革了就会立刻死的情况。

  大明已是死局。

  欲破局,唯有自局外而来,所以天下非胡虏所有,即贼寇所有。

  而胡虏与贼寇相比,又是高下立判。

  所以即便是最为痛恨“流寇”的儒家大师黄宗羲,也在《留书》中痛诉:以中国制中国,以夷狄制夷狄,犹人之不可杂之于禽兽,兽不可杂之于人也,是故即以中国之盗贼治中国,尚不失为中国人也。

  李来亨将随州留守的一切事务安排妥当以后,终于喘了口气。此时夜色已经很深,饱满的半月,像一张稍微拽开的玉弓悬挂在庭外梧桐树枝上。一群被皎洁的月光惊动的小雀儿,一会儿栖息在这棵树上,一会儿又飞向那一棵,叫得吱吱喳喳,没个安定。

  夜晚也好像是一头用黑布蒙着的鸟儿,它在气闷的黑布底下不安定地跳跃着,要想振翅高飞。

  稍后一声凄厉的号角声划破了颤抖着的黑布,似乎在长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