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得更为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洛彬出身于曾经对抗起义军的黄麻士绅之家,可他接受了幼兵团和随营学堂的转化,已经成为了闯军不可分割的一份子。

  他的勇烈捐躯,或许在长远看来,意味着闯军正往一种让人不能感到惊喜的传统政权方向转化。

  可就在目下而言,洛彬的牺牲,标明的是闯军对湖广北部一段时期以来的统治,已经开始培育出了本政权下的天然支持者。

  他们和郝摇旗这样的义军元从老兄弟不同,也和方以仁这样因为统治集团内讧而被迫投靠闯军的高级士人不同,甚至于和顾君恩这种由于处境落魄、仕途无前景而加入闯军的落魄文士不同。

  这些天然支持者参与闯军、支持闯军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将闯军视为了天然的、惯性的管理者和统治者。

  这标明着闯军的根基,正在慢慢巩固和扎实起来。

  新的变化,意味着新的力量。后世历史中白旺劝说李自成留守襄阳时,曾说过闯军在襄阳一带的统治已经是“诸寨咸服”,成为了具备本地权威的天然合法政权。

  现在李来亨的努力,则使得这种情况以更为巩固和扎实的形态,出现在了更加广泛许多倍的地域范围中。

  迷雾之中,清军尚在嗜血追击。少数人如遏必隆,已经从陈泰的偶然战死中,嗅到了不同以往的危险气息。

  可是大多数清军,他们没有见到遏必隆送去谭泰处的重型鸟铳和闯军旗号——或者说,哪怕他们见到了,也不会因此改变对于关内汉人军队轻蔑而鄙夷的心态。

  在这种心态下,他们似乎淡忘了松锦大战时八旗兵种种惨痛的伤亡和教训,淡忘了汉人军队只要能够获得正常的组织和训练,就一定能够成为令清军难以完全下咽的苦果。

  更不要说,若这样获得正常组织和训练的汉人军队,又得到了良好的战役规划和指挥——则不仅仅是苦果,而将是足可以致命的毒药。

  豫东大地,这块处在河南、安庐、山东交界和夹缝之中的土地,它淮北大地上的第一面屏障,是曾经给予胡元致命一击的江淮红巾军之发祥地。

  比酝酿了徐寿辉和陈友谅的江汉之间更为伟大的,自然是最终摧垮了胡元的江淮之间。

  显然比起在韩家道嗅到这一点的遏必隆来说,绝大部分八旗兵都还没有察觉到,他们在江淮之间一定会遭遇到来自民众力量的抗击。

  这种源自民众的力量,即便没有一个畏敌如虎、结党营私、权谋自为、心胸狭隘的李来亨进行组织,同样能让清军吃到苦头。

  后世历史中同样骄狂的清军,就是在海州撞见了小袁营的一支部队,被自己所鄙夷轻蔑的流寇军队打到了浮海逃亡的地步。

  而多了李来亨这样一个用心险恶之人后,清军只能遭遇到更加坚定和激烈的抵抗。

  遏必隆正在狂奔之中,他在韩家道把洛彬麾下的二百闯军彻底消灭以后,再将这些激烈抵抗的汉人全部割下首级、堆成京观泄愤的同时,也从闯军遗留下的鸟铳、火炮、甲仗军械中,意识到情况已经起了变化。

  可是黎明前笼罩住豫东的这场浓雾,让遏必隆稍稍有些迷失了方向。他看着那一圈又一圈的白色雾气,抚摸着马鬃和盔甲上薄薄且冰凉的晨露,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迷失感……

  这里是距离盛京数千里以外的明国内地,是真正的敌国之境。

  如果汉人不是猪羊果树,而是会咬人的野兽……

  他们岂不是身处在了一片会把满洲人吞噬殆尽的野林之中吗?

  “哈、哈……”遏必隆用力拍了一下马背,加速前进,他偏过头又对身边的一名八旗甲兵说道,“你们回去西边,把各军兵马全部召回。就说是发现新敌,对所有见到的人,都要告诉他们,已经发现了明军主力的动向,所有人都撤回东面来!把分散的追兵全部叫回来……务必!”

  遏必隆心里有些没底,他的哥哥图尔格还在兖州附近,只能自己来想办法了!

  他继而想到,鳌拜现在在干嘛?

  他并不知道,鳌拜正在想的问题是:遏必隆他妈的去哪里了?快来增援老子啊!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