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说地,一边感叹时局和际遇的变化。

  李际遇的副手大顺卫军威武将军申靖邦,原是一个相当冷血残忍的人,但现在也适应了大顺军的军纪,对于打家劫舍的事情是一概不做了。

  他招呼着运输辎重粮秣的士兵,将许多粮食抬到大车上,一部分是直接从冰封的黄河上开过去,送去河北,一部分是送到开封去再做分配。

  有一位老资格的河南土寨豪帅,摸着大胡子感叹道:

  “谁能想到?这四五年的光景过去,咱们跟着老万岁和圣上,跟着晋王走,竟然会走出今天这样的田地来。

  一个个的爵爷也叫起来了,将军、都尉也都做起来了。河南从三四年前的一片战乱,千里白骨,饿殍满沟,但今年这样风调雨顺,我们都得记得老万岁、圣上还有晋王殿下的恩养呀。”

  李际遇自持果毅将军和子爵爵爷的身份,轻易不动容,但听过这话,连他这种老谋深算的人,都觉得自己跟着闯军走的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看来今后还是要继续跟着“三圣”走下去。

  “三圣恩养河南亿万百姓,这是将来要流芳百世的功绩。乡亲伙们,弟兄伙们,咱们不要怕那劳什子的东虏,有甚好怕?当年岳爷爷不就是在朱仙镇这里打杀了四太子的吗?

  人所共知,晋王殿下用兵如神,是岳王爷爷转世投胎。有晋王在坐镇河上,我想那东虏成不了气候。

  大家无非再打几场仗,多拿些军功。本爵的今天,就是诸位兄弟的明天。不管怎么说,大家一定要紧紧跟着三圣走,紧紧跟着晋王殿下走,明白吗?这是一条富贵路!”

  所谓“三圣”,指的就是老万岁李自成,光中天子李过,当然还有实际上执掌大顺权柄的监国晋王李来亨。

  因为李过身体病弱,不能理事,一般河南百姓就将大顺定鼎以来,特别是安定河南以来的许多政绩,一起归功到了李自成、李过、李来亨三个人的身上。

  “三圣”之说因此而生,并且在民间渐渐形成气候,由此反向通过大顺的基层官僚和将士,进一步反馈影响到大顺的上层建筑中。

  此时像李际遇这样的高级将领不称圣上,而是直接以“三圣”之说一起指代大顺三位重要领袖的说法,已经相当流行。

  “想想汝宁的刘洪起和许州的韩甲第,他们当年的山寨势力不比在座的兄弟们差吧?我看还要更强些。”李际遇说,“但他们和三圣作对到底,终于灭亡。韩甲第被传首豫楚,刘洪起好像是逃亡去了凤阳,他们的土寨全都被大顺军平毁。”

  李际遇又豪迈地说:“兄弟此去也是要北上的。河北,说来也是好笑,我在中原闯荡这么多年,还没有去过一河之隔的北直隶。这一趟北上和东虏交锋,没什么可怕的,无非是到对垒交锋处去领几分军功,再将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