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剑”的初衷,是希望让它既可以用于突刺也可用于劈砍。

  这种“扬武剑”的造型,有些像后世一些某宝刀剑商出品的所谓唐刀。

  不过从这将近一年以来诸多将领的反馈来看,“扬武剑”的劈砍功能意义不大。所以现在袁时泰麾下三堵墙骑士,他们配备的扬武剑,主要还是强化了直刺突击的方面。

  满洲人一般都是使用有弧度的腰刀,这种短兵器适合轻骑兵,在近战中更加灵活,也适合于发挥骑士个人的武艺。

  而大顺骑兵,现在不止是楚闯的三堵墙骑兵,而是大部分的重骑兵,都正在普及墙式冲锋的战术。

  墙式冲锋的密集阵里,骑士个人的武艺发挥空间非常有限,也不适合腰刀这种需要大幅度挥舞劈砍的武器。

  三堵墙骑兵的作用就是冲击敌方阵线打开缺口,因此适合突刺的直刃长剑,对于他们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当然,三堵墙最重要的主武器还是马槊长矛,短兵器对骑兵冲锋来说,始终只是陷入近身战以后的被迫选择。

  大顺军的骑兵队伍,就这样充分发挥他们的战术特点,且战且退,很快就从清军精锐部队的猛烈追击下,安全撤回到了太原守军的控制范围内。

  袁时泰命令张国武亮起他的旗号,城上守军看到袁时泰的旗帜以后,陈永福立即下令派遣部分守军出城接应。

  陈永福的儿子陈德死在清军手中,他对满洲人的仇恨无以言表。看着这队匆匆撤回来的游骑,陈永福很想质问他们一下怎么这样快就放弃了自己的任务?

  但是陈永福对袁时泰可是相当了解的,这位白沟河大战立下殊功的勇士,恐怕不是见敌而逃的懦夫。

  “济尔哈朗在将部队往东调动?”

  这条突如其来的消息,也让陈永福和姜瓖都产生了与袁时泰相同的猜测。

  他们作为太原城的主帅,视野格局本来就比较大。特别是陈永福,他和李来亨关系那样亲密,对于顺军的总体战略也有一定了解,知道李来亨留兵开封,主要目的就在于应对多尔衮必然主动挑起的一场黄河决战。

  姜瓖对于顺军内部的核心战略,并不清晰。他仔细观察陈永福的脸色,但在胆大心细的陈永福脸上,也同样找不到什么线索,只好作罢。

  陈永福默不作声,他坐回原作,双手撑在自己的下巴那里,沉吟片刻后说:

  “调走的竟然是满洲真虏吗?”

  袁时泰和张国武两人一起点头,这句话让姜瓖也感到局势一定将会发生变化。

  忠勇的姜大帅终于问道:“若清军调兵东向,看来河上决战在即。我们是……继续坚守不出吗?”

  姜瓖的本意当然是希望在太原继续坚守不出,也免得出什么篓子。但他同样知道,根据自己这么长一段时间来对大顺军的了解,顺军的作战风格一向是积极主动求战,如果战机真的出现,李来亨也一定会更加欣赏主动求战的将领。

  姜瓖考虑到如果大顺军战胜以后,自己在顺朝的仕途发展,他心中就又不禁觉得或许趁济尔哈朗调兵的机会,主动出击才较为准确。

  陈永福沉声道:“敌人兵马调动数量现在还不多,守或者攻,还很难说。但我相信时间已经不久,要不了几天时间,咱们就该知道究竟作何决策。”

  他又望向太原城的东方,目光穿梭了崇山峻岭的太行山,望向冰雪即将消融的黄河,多尔衮南渡黄河的时间窗口,估计只有不超过半个月的时间。

  即便多尔衮姿啊这半个月里攻破河北四府,击败李来亨的援军,清军恐怕也没有渡河的时间了。

  “多尔衮用兵迟缓,已经失去机会。”陈永福说,“清军已经别无他法,我们万万不能急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