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章 和为贵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明白杜中宵的意思。契丹人在宁边州的失败,最后阴差阳错,引到了党项人的身上。前年契丹人刚刚在党项大败,现在恼怒的,只怕是收留了叛军的党项人。宋朝与契丹是盟友关系,虽然这关系不牢靠,总比党项人好得多。

  契丹的西南路招讨使司驻在丰州,是在党项崛起之后而设,防的就是党项入寇。西京大同府原是云州,在契丹败于党项之后,升为京府,山后地区从南京道独立出来为西京道,还是防党项。说到底,契丹在山后地区的布置,是以党项为假想敌,防宋还在其次。如果最后攻破宁边州的蕃部,没有逃入党项也还罢了,逃到那里,现在契丹人的心思只怕全在怎么把那些人要回事。

  杜中宵又道:“这一带,说到底,是类似三国时的局势。党项虽小,却一败本朝,再败契丹,任谁都不敢小看了他。只要党项牵扯进来,契丹人必定会慎重行事。”

  王凯笑道:“如此说,最后那些逃走的蕃部逃入党项,倒是帮了我们。”

  杜中宵点头:“只怕就是如此了。所以最后契丹出面的,是西南路安抚使司。意思很明白,就是把此次事件,当作边境偶发冲突,双方打些嘴皮官司罢了。”

  张岊听了笑道:“这着实有些有趣!我们与契丹人作过一场,最后却引到党项人那里。知军,既如此我们该当如何与契丹交涉?占住的地方,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出去了。”

  杜中宵道:“占地容易,难的是守住。这数百里地,地方广大,但山河破碎,适合人居的地方却不多。依我想来,最关键的几处隘口把守住便就不易。还要境内努力屯田,才能提供粮草。偏头寨以东,从山瘠到雁门西北的陈家谷口,此线易守难攻,历代皆为要地。特别是陈家谷口一带,恢河谷地宽广,十万骑可从容而过,不可许给契丹人。我们占住这些地方,可保朔州、大同一线无虞。”

  张岊对这一带最熟悉,沉思一会道:“我们要这些地方,只怕契丹人不愿。特别是从宁远寨到陈家谷口,最为要害,契丹人不会轻易许给我们。”

  杜中宵叹了口气:“不错,这一线由本朝占住,契丹人就只剩从朔州入雁门关一路。此次哪怕契丹人不许,我们也不能轻易许给契丹人,大不了不明确划界就是,还是看以后由谁占住。”

  这一带是契丹和宋朝没有明确划界的地方,也是契丹人蚕食的重灾区。历史上熙宁年间,宋朝划界失地数百里,便就是在这里。一场胜仗,再利用契丹与党项交恶的机会,是巩固这里的好时机。

  张岊是沿边都巡检,杜中宵说的地方正是他的辖区,在那里沉思不已。那一带山高谷深,道路交通不便,非常难以管理。杜中宵说的不错,难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