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赚钱第一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好。”

  耶律马六笑着点头,拍了拍耶律不花的肩头,一语不花,背着手走了。

  耶律高家奴和耶律不花在荒凉的大地上并辔而行,谈笑风生。两人都是出身大族,早就认识。这次耶律不花帮高家奴说服了祖父,尽量以和缓手段解决此次冲突,更是两相愉悦。

  正在这时,前边探马飞奔回来,对高家奴叉手:“大人,前方本有一处水泉可以安营,不想宋军在那里建起堡寨。该如何是好,还请示下!”

  高家奴一怔,急忙催马上前,不多远就看见前边高处一座小城矗立在那里。忙问身边向导:“这里离偏头寨还有多远?宋军怎么会在这里建堡寨?”

  向导道:“回大人,此地离偏头寨还有三十余里。此地有通北方草原的口子,又有水泉,是方圆几十里内的要地。宋军既然重建了偏头寨,必然会在这些关键地方建堡。”

  寨堡是宋朝在边境地区的一种军事体制,州县辖寨,寨下辖堡,共同组成防御体系。寨不但是规模比堡大,驻的兵马也多,更重要的是有粮草和军事物资的储存,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坚守。以寨为中心,一般会在周围的要地建堡,互为依托,实现对广大地域的控制。遇到进攻,堡不断可以迟滞敌人,还可以给寨预警,留下战争准备的时间。和平时期,可以控制交通要道,查禁走私之类。

  三十里恰好是一日之程,偏头寨建好之后,在这里建堡是理所应之事。

  高家奴看着前方新建的城堡,脸色阴沉下来。没想到宋军重建了偏头寨不算,还向前伸出,连这里也控制住了。他虽然对这一带的地理不熟,也知道这堡不是随便建的,应该是一道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这处小城堡正当向北方草原大道的路口,位于山梁的口子处。山梁向东南延伸,依着走势,一直到陈家谷口,连接雁门关。陈家谷口一带即是天池,另一处草原进入并州的路口。

  耶律不花催马上前,看高家奴脸色难看,笑着道:“六哥面色不快,因何烦恼?”

  高家奴道:“这处寨堡建得突兀,正当北去大道,若被宋人占住了,于本朝不利。”

  耶律不花道:“六哥,适才向导说得清楚,此地离偏头寨只有三十里路,一日之程,宋军岂会不在这里建堡?不建这些,他们重建偏头寨又有何益?我听说,南北两朝依分水岭划分境土,此地不正是离分水岭不远?你看,那边水流入黄河,另一边水流入桑干河,宋军尚有分寸。”

  高家奴摇了摇头:“依分水岭是不错,可要看哪条河,哪座岭。”

  耶律不花道:“这里难道还有两条河?自然一是黄河,另一条是桑干河。”

  过了好久,高家奴才点了点头,沉声道:“不错,大河委实是这两条。唉,只是这处寨堡,扼住北去大路。宋人占了这里,若有战事,可由此直去丰州,有些烦恼。”

  耶律不花浑不在意地道:“南人懦弱,只是防本朝南下而已,难道还敢出兵去攻丰州?后边的大同府和朔州,那是死地而已。偏头寨三十里以内,说起来是宋人境土,我们不必自寻烦恼。”

  澶州之盟后,宋朝和契丹在这一带虽然没有详细划分边境,大的原则是,都同意以分水岭为界。华北平原的水系,大的就是无非是黄河和海河,两者的分水岭恰恰就在这里,历朝的长城也建在这里。

  杜中宵重建偏头寨不久,花费大力气在这里建堡,不是无的放矢。一是占住了北去的路口,以后有了机会,可以从这里北上进入大草原。另一个,也由此废掉了宁边州。

  契丹人的宁边州,便是依靠这里跟朔州联系。被蕃部攻破之后,宁边州已经废弃,杜中宵占了,便可防止契丹人重建,免了以后的麻烦。重建的偏头寨并只是一处寨子,延伸出来的这些小城堡,控制住周边的要地,才是最大的价值。

  高家奴说的不错,以分水岭划分边界,到底是哪条河哪座岭,猫腻就多了去了。不以干流,而以各条小支流蚕食,是契丹人的想法,建起堡寨,就断了他们的念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