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内外之政(六)铁器走私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况确实如监察司所说一般,我们情报司的人员在卫、鲁、齐、曹等国的黑市都发现了我们黑山铁器的身影。而且据探子的可靠情报,部分铁器已经进入了当权的卿大夫之家,目前尚不知他们会作何反应。”

  工备司主官左林在一旁听到两司一起联合参他,是坐立难安、冷汗直流。监察司、情报司两家都来指责他工备司对铁器的管理不力,导致黑山最大的秘密泄露,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指责,他轻则去官,重则入狱。

  左林自问对工备司的工作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是却仍时不时地有纰漏,他自感自身的无能,赶紧下拜向于正请罪。

  “左林办事不力,愿受惩处!”

  “臣端木容(臣牛爱花),也愿受惩处!”

  出了这一档子事,管理着商队的端木容自然也难辞其咎,而且布政司及各地的乡宰没有管理好地方,致使出现贼盗也有一定的责任,所以牛爱花也跟着请罪。

  谁想于正却主动替他们开脱道:“此事非君等之过。”

  “将铁制农具彻底推向民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是我的决定,工备司只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又缺少执法权,确实管理不了那么多民间铁器。

  至于布政司确有失察之责,但也不是主要的原因。

  铁器能不断流出黑山,一切都是利益的暗流在驱动。有个名人曾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

  铁器之利又何止三倍,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从事铁器走私。”

  家臣中当即便有人出言问道:“此真乃至理名言,不知是前代那位名人?”

  “不是前代,是后世的名人。”于正打着哈哈就搪塞过去了:“具体是谁我也忘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家臣们瞬间七嘴八舌起来,有说要加大打击力度,加重处罚的,也有说要废除实名认购制,重新改回统一入库登记的。

  于正有些犹豫,不知要听哪一方的意见,却是布政司的端木容不再俯首请罪,语出惊人,提供了一条不一样的思路。

  “主君,臣以为赌不如疏。因为铁器走私案而把黑山民间搞得沸沸扬扬,甚至重新收回铁器,乃是大失人心之举。

  如今我们黑山坐拥四邑,常备军五千,更有数百铁甲武卒,实力上早已今时不同往日了,已有足够自保之力。

  所以臣下认为,要打击铁器的走私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进一步放开对铁器的管制,将走私变成官营事业,如此将贩卖铁器的暴力收归我们黑山所有。

  将仓库中库存的铁器换回我们急需的物资,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举。”

  端木容毕竟是商人出身,他能有此见解也并不让人惊讶,甚至让人轻视。马上便有其他家臣出来反驳他道:“铁钱是我黑山立军治政的根本,如何可把这等利器送人,商人果然贪鄙。”

  端木容闻听嘲讽也是毫不退缩,言辞激烈地回道:

  “铁器自然非常重要,但是如今我黑山铁器的生产已经出现盈余。刚才工备司的汇报你们也都听到了。府库尚有两千件兵器,铁甲也有富余,农具也有少量富余。

  这些东西堆在仓库里,便是再是神兵利器,也发挥不了多少作用,而以此却能换回我们黑山所需之物,快速强大自身。”

  于正眼前一亮,“去库存。”

  “是啊,将多余的铁器放在仓库里,除了吃灰,每月还要定期的保养,防止它们生锈。

  闲置的铁器产生不了多少实际价值,但若是把铁器流通出去,相信立马就能换回大量的物资,甚至重要的战略资源。

  如今黑山也算是小有实力,再将什么东西都藏着掖着,反不是快速发展之道了。”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