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侵攻复土(十七)浚邑招贤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礼,准备了弓旌车乘、还有干旄、干旟、干旌等各类旗帜,将一切仪式感做得很足,组建了一支专门用来招贤的车队。

  干旄(máo),就是以牦牛尾装饰的旗杆,干旟(yu),以鹰雕羽毛装饰的旗杆,干旌(jing),以五彩鸟羽装饰的旗杆。干旄、干旟、干旌等三类旗帜树于车后,可以显示出威仪与庄重,凸显招贤的诚意。

  这是古礼,虽然于正看着很奇怪,但还是一一遵从了。

  于正命人遍搜府库,好不容易才收集到这几样稀奇古怪的玩意,总算完成了三面旗帜的装饰。便让手下驾着插有三面招贤旗的车队,来回奔驰于浚邑城中。车上有人击鼓,有人鸣锣,可谓声势浩大,国庶们争相前来观看。

  车上还备有一声音嘹亮之人,对着围观众人高声唱道:

  “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贤才;

  今戎狄退散,疆域重复;大夫招贤,同谋国事;

  虽布衣之人,尤可登于高位,求贤若渴之心,不使野有遗漏。”

  这是说,卫国恢复了,有才能的卫人赶紧来我这出仕吧,我们共谋大业,即使你是乡野之人,我也不会嫌弃你的出身。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大张旗鼓,却还是观者甚众,真正应募者却寥寥。

  最后,连于正都亲自上阵了,他穿上华服,登于戎车之上,亲自宣讲。又将赏格不断提升,凡应募被取中为“士”者,皆赏黄铜百金、丝绸十匹、良马四匹、车一乘、奴仆五人。

  瞬间就让你体会到贵族阶级车马奴仆一应俱全的待遇,不可谓不丰厚。

  “阿濮,你看,于正大夫正在招揽贤才,给的赏赐可真丰厚啊?”一个背着干柴的中年人对着身边的半大儿子感叹道。

  “父亲,咱们家祖上也算名门之后,父亲您也知晓兵书战技,何不去求个出身,总好过埋没于荒山田亩之中,终日以砍柴为生。”

  这话说的那当父亲的也有些心动,那祖上名门之后,自己熟读兵书的话不过是安慰自家小儿的吹嘘之语,毕竟左家几代都未曾出仕了,家传战技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不急,我们先看看形式再说。”父亲有些没底气地说道。

  一旁的儿子却急道:“父亲,凡事当为人先!为人先者,便能得人记住,为人后者,则淹没于人群之中。”

  这话也不无道理,父亲正自犹豫着呢,倒是自家小儿一把把他推了出来,挡在了车队的前面。

  “吁!”

  好在车队行得并不算快,御手顺利地停下马来,转头对着于正汇报道:“主君,前方有人拦车,似有投效之意。”

  于正本是心中一喜,待看清来人的打扮后,则不免有些失望。此人一副山野村夫的模样,手中拿着砍柴刀,身上还背着满满当当的一捆木柴,完完全全就是个以砍柴为生的农夫。

  不过,于正自也知道“千金马骨”和“鸡鸣狗盗”的故事,不论是为了表现诚意,还是此人真有什么特殊才能,作为第一个来投效他的人,于正还是尽量用和颜悦色的语气问道:“君子如何称呼?前来投效,不知有何特长?”

  那柴夫对着车上的于正大夫莽撞地抱了个礼,带着颤抖的声音说道:“远郊左氏,左林前来投效,还望大夫收录。”

  【作者题外话】:谢谢大家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