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治政黑山(十三)楚人伐郑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二人身死,而自己独享富贵心中有愧,要国君也赦免二人后代的罪责。

  于正检阅公文,看到这里也就明白了,后世被孔子极度厌恶的“鲁之三恒”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季(季友后人季孙氏)、孟(庆父后人孟孙氏)、叔(叔牙后人叔孙氏)三家,鼎足而立,并执鲁政,谓之“三桓”。

  于正放下鲁国的情报,又拿起郑国的情报来,郑国如今正跟楚国打仗呢。

  楚国原本只是一蛮夷小国,如今却也逐渐发展成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诸侯国的一方强国,甚至于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僭越称王。

  于正想着楚国的发家史,心中不乏感叹,一个国家若要强盛,也就两三代君王足矣,从楚国国君的谥号就能看出其蓬勃发展之势。

  楚武王“及通而霸,僭号曰武”,儿子楚文王承继了武王“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从丹阳迁都于郢,全力北进。

  楚武王、楚文王二人首创郡县制,将灭掉国家的贵族迁出,直接直辖治理,使得国力蒸蒸日上。又取荆州以为根基,定襄阳以为门户,北向抗衡华夏。

  历经楚武王、楚文王二世的“文武之治”,楚国也奠定了如今楚成王熊恽,能与齐、晋争霸的雄厚实力。

  “七月,楚人伐郑。”

  情报司传递的情报,以飞鸽传书,自然也写不了太多的字,不过于正还是从这简单的几字之中,结合脑海中的历史知识读出了一些信息。

  第一,楚国开始全力向北争霸中原了。

  因郑国所处的位置在中原的腹地,往后郑国却要真的倒霉了。接下来,郑国若亲中原,则会被楚国攻打,若亲楚国,则会被霸主齐国,以及之后想要争霸的宋、晋两国攻打。若是“朝秦暮楚”,更是会被几国轮流攻打。

  郑国一倒霉,那于正的母国邘国就有了可乘之机。于正心中暗自计较着,想着到时能不能从中捞一杯羹,甚至摆脱郑国,重新光复邘国。

  第二,此次楚国伐郑,郑国外强中干的实力算是彻底曝露在各国诸侯的眼前了,从此,郑国再不能吹牛说自己是一等的诸侯国了。

  第三,于正记得历史上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楚国接下来会连续三年不间断地攻打郑国,大大消耗了郑国的国力。

  有此三点,于正感到或许自己向郑国复仇的时机快要来了。

  接下来是情报司呈送的关于齐国的情报。

  齐国在今年接连“迁邢”、“存卫”、“定鲁”,帮助华夏三国安定了各自的江山社稷,风头可谓一时无二。

  齐侯上替天子分忧,下帮诸侯解难,霸主地位愈发稳固。这不,刚帮卫国恢复了部分疆土,郑国因承受不住楚国的猛攻,又来求救了。

  楚国此时在华夏诸国眼中可算蛮夷,齐侯既然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自然不能不救郑。故而先是派使臣调停,调停不行就要召集各国一起群殴楚国。

  所以,如今的齐国上下正在忙着郑、楚之事呢。

  接下来的情报便是卫国。

  卫君没了齐国的帮助,独自应对狄人确实有些吃力。

  于是一方面卫君姬辟疆决定要在黄河边上的五鹿之地(河北大名县)筑城,方便对抗狄人的兵峰,另一方面则再次向姻亲的宋国求援。

  不过宋国却推说边境有陈国的压力,不欲多派兵马,如今两国正在协商之中。

  【作者题外话】:三章连发,大家一起看更爽!

  有票的记得投一下哦!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