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谈何容易?_知我何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让人无法拒绝的力量。

  “嗯,一个人。”叶亦舟回答。

  “那好吧,你先开车吧,车上注意安全。”陆景行听了叶亦舟的回答,也不再多说。

  去岳阳做什么?叶亦舟脑子里一直回响着陆景行的这个问题。去散心?为什么一定要开车千里去岳阳?叶亦舟自己其实也没想明白,只是想去岳阳了,就像当年因为一个念想,笃定要去多伦多一样。

  差不多晚上九点过,叶亦舟终于到了酒店。洗完澡,正坐在床上查攻略,电话铃响了。

  “安全抵达了吗?”陆景行的声音不大,但却明显充满了关心。

  “谢谢陆总,已经入住了。”此时接到陆景行的电话,叶亦舟有些意外。

  “你请了三天假,但游玩只有一天的时间。你明天一早可以去逛逛岳阳楼,下午可以去对面的君山走走。当地有些特色美食,我发到你微信里了。”

  “您来过岳阳?”叶亦舟没想到陆景行对当地如此熟悉。

  “嗯,多年前去过。你今天开车一定累了,早点休息吧。”陆景行说完,挂了电话。

  第二天秋高气爽,一大早,叶亦舟便起身按照陆景行的规划,先在街边吃了当地的米粉,然后去逛了岳阳楼,中午在老街点了当地的鱼,下午奔赴君山。从君山出来,天已经黑尽了,于是体力超级透支的叶亦舟回到入住酒店,点了几个特色菜,还有当地有名楼台酒,拍了张照片发给夏晴,然后径自大口吃喝起来。

  “一天下来,感觉如何?”叶亦舟吃完饭,上楼洗了澡,陆景行的电话来了。

  “秋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叶亦舟一个人喝了大半瓶酒,借着酒意,信口搬出来范老夫子的原句。

  “看来心情好了不少。”陆景行随口的一句,却让叶亦舟有些吃惊。她没想到自己近来的情绪,都看在陆景行的眼里。

  “嗯,一地一风景。真是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叶亦舟本想表达第一次面对洞庭的心情,却没想到自己竟对着陆景行脱口而出这两句,于是一时语塞,脸也发烫。

  陆景行自然明白出自《墨子明鬼》的“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这几句话的意思,他也明了叶亦舟的本意表达和现在的尴尬,于是善解人意地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的确,中国博大,巴蜀、苏杭、荆楚,各地文化不同,风味有异。”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站在西子畔,与面朝云梦泽,同是面水,景致不同,气息更是迥异。”叶亦舟很是感激陆景行的圆场,更惊喜陆景行对自己心之所思所想,竟如此的明了。

  “一方水土,一方自然,养育出一方人文。但同样的是地杰人灵。你今天品尝的,不过是荆楚性格的方寸一隅。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多去几次,阅历不同、心情不同,感受也会不同。”陆景行磁性的声线、不紧不慢的徐徐道来这几句,让叶亦舟竟有心灵之契、如沐春风的感觉,于是竟一时无语。

  “好了,明天你还要开一天的车,不打扰你了。晚安。”陆景行适时地结束了电话。

  叶亦舟出发时的低落,以及旅途的疲倦,没想到因为路边的风景,更因为陆景行心意相通的几句话,竟然风消云散,更心有微澜。

  为了留住当下,叶亦舟于是又习惯性地将今天的所见所感,发到了朋友圈:

  那日也登楼。

  九月茱萸未插头。

  推窗八百里,

  望不尽洞庭东流。

  那日也登楼。

  雕栏飞檐黄盖头。

  倚窗回望八百载,

  此楼是彼楼?

  那日也登楼。

  沙洲芦苇悠悠。

  云梦水静,船留,

  误了我与夕阳泛舟。

  那日也登楼。

  叹江山自古娇美最无愁。

  姓了今日帝王,

  忘了昨日将相,

  累世间英雄白头。

  人间若有痴情在,

  唯湘妃泪竹,

  今日犹在君山头。

  ——秋高,一时兴起,驱车千里,转荆州,抵岳阳。恰逢范公所谓景明之日,登楼尽赏云梦泽。从来面山岭淡定,面江湖便心潮涌动。提笔云云,遂了却多日一番心事。

  文字完毕,叶亦舟心情未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谈何容易?!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