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二章 矿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头,竖起大拇指:“首长真的个会做买卖的。”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陆国伟笑着摇摇头,旋即再次强调道:“我还是那句话,那批设备要是好弄,海军早就处理了,你可想好了!”

  温大伟叹了口气:“想好了,我得养那么多张嘴,不上点儿硬茬子根本不行,不然别说创汇了,剃须刀这个项目都有可能被拖垮,所以我也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搏一把!”

  按理说守着矿,又有配套的冶炼厂,这些地方的日子过得应该不错,毕竟任何年代资源这类大宗产品都是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硬通货。

  结果无论是株江地方还是那就几个厂,非但没有因此受益,反而被拖累的差点儿破产。

  究其原因,就四个字:太过盲目!

  要知道在株江地方塞进了的二十多家地方厂中,有两家矿厂,一个是位于株江地方西北部山区德县的铝土矿,另一个则是位于东部上游想的稀土矿。

  另外还有四家冶炼厂,分别是与德县铝土矿配套的广德铝制品冶炼厂以及宏得铝制品冶炼厂;以及与上游县稀土矿配套的游东稀土加工厂。

  剩下的一个便是株江地方在六十年代大干快上时期兴建的铁合金厂。

  以至于为其配套的广德铝制品冶炼厂以及宏得铝制品冶炼厂同样陷入了困境。

  上游县的稀土矿到是没有开采方面的问题,但却在冶炼方面出了岔子,由于冶炼技术不达标,哪怕只是粗加工也抵不上北方某些稀土大矿原地出产的优质矿藏

  虽然这个时候国内稀土矿的出口方兴未艾,但外商又不是傻子,有便宜又好用的北方矿,谁还用你株江地区必须经过几次粗加工才能用的东西?

  当时株江地方拿着地址部门的两份分析报告,证明德县和上游县存在中型的铝土矿和稀土矿就只顾着激动了,根本就没去深入调研这两处矿藏开采和冶炼的难度。

  拍着脑袋就上马了矿厂和冶炼厂的项目,等几个厂相继建成后,这才发现德县的铝土矿山高路远不说,开采难度也特别巨大,以国内现有矿业设备的技术水平根本就满足不了德县铝土矿的开采要求。

  只能采用最原始的炸药炸,人力搬的老办法,可这样一来不但危险而且成本十分高昂,出了几次严重的事故后,整个铝土矿就陷入了半瘫痪。

  可以说是恶性循环的典型。

  如今一股脑的丢给了株江厂,总算是甩掉了包袱,但也让株江厂的负担异常严重,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这些难啃的骨头,转而弄些比较容易的东西,比如说依托海军陆战队的修理厂吃一波海军舰船维修的红利。

  而这也导致株江地方根本无暇照顾其他的民生,致使整个地区是越来越穷。

  所以稀土矿及其配套的冶炼厂自然就尴尬了。

  再加上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这几个地方厂矿没几年就成了株江地方的大包袱,以至于这些年一直压着株江地方喘不过气,上级的拨款刚到位,就被这几个厂矿给吃光抹净。

  结果却被海军首长给否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温大伟不是那种一条路走到黑的人,要不来海军的单子,还弄不来海军的设备?

  更何况海军的那批进口的矿业设备根本没有陆国伟说得那么差,人家一个个都好着呢!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