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章 第105章_折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都府,水陆两脉贯穿四方,一样是通江达海的交通要处,这里是江右商人的根。

  与两浙以丝绸闻名天下不同,跻身于大庆三大商帮之一的江右商帮经营范围极广,而因着洪都府特有的地理优势,江上盛景一点不输浙江渡。

  第一次到洪都境内的陆承骁六人,站在船头看到的是沿江商船排开数公里的盛况。

  境内码头三十八,而陆承骁几人此行的目的地,是江右商帮的大本营所在处——广润门码头,此处是大庆朝三大商贸中心之一,也是陆承骁一直想来见识一番的所在。

  从他爹和义父口中,陆承骁都听过“推进涌出广润门”一说,瓷器、夏布、丝绸、香料等等,每日里不知多少货物在此进出。

  有了在浙江渡的经验,一切处理起来都得心应手,只是洪都府与浙江渡不同,此处收的是门税,一样是在码头附近先找的仓库,结了船资,打算留了柳晏安四人看着货物,陆承骁和柳晏平进城寻销路。

  然而这一回不等他们去找销路,销路先找上了他们,在洪都府,丝绸是极受欢迎的,城中丝绸商多,却不是所有商人都敢于只身赴两浙去购坯绸的,他们更多的是蹲守码头,发现有运绸坯进城的便上前看货洽价。

  这生意,竟是在码头仓库就做了起来,问价的不止一家,这些人大多是在洪都城布匹集散中心开布庄的,吃得起量,自己购进坯绸再行染色售出,比之从布号手中拿货要多一成利,又值备秋布的时候,要货的人极多,坯绸几乎是进城就被哄抢。

  似陆承骁几人这般不过三百多匹的,小布庄就能轻易吃下,两种品质的坯绸,陆承骁等人一贯八百五十文进来的,出价最高的两贯三百八十文,合七百六十一两,陆承骁几人购进这三百二十匹布时,花费五百九十二两,获利一百六十九两余。

  陆承骁和柳晏平从程家兄妹处购进的二十二匹高品质坯绸,因数量不多,布庄借此压价,给出的价格是二两八钱每匹,这里是十三两的利润。

  几人心下一合计,他们跑到吴兴山里收来的这三百四十多匹坯绸,就能获利一百八十余两,去掉船资,加之还未进广润门,门税不需要他们交付,这买卖实则是划算的,至少少了自己去染色要耽误的几日功夫。

  一番商量,便即应了,那开布庄的商人大喜,先付了定金,就回去喊了伙计来验货、运货、付尾款。

  八百二十三两,去除路上船资,加上此前剩下的近百两,几人这一趟出去时陆承骁带着三百两的本钱,林怀庚、刘璋各二十两,柳晏平兄弟赊布二百两,本钱六十五两,至回程,两次买卖,已成了九百两出头。

  九百多两,这在他们带着一船夏布往袁州去时,是想也没敢想过的。

  六百两出去,一来一回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