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章_我有一个三国分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牢。

  这是关押朝廷钦犯的地方,历来进入天牢者,若没有天大的关系,是难以活着离开的。

  走进天牢,一股腐烂夹杂着血腥的令人作呕气味扑面而来。

  这里仿佛是一个已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一墙之隔,墙外阳光明媚,牢内腐烂发霉。

  时已至晚,一丝丝寒风从墙体的缝隙处吹进来,发出“呜呜”的惨呼声。

  凉风吹起落地尘土,飘荡在半空中,弥漫了整个地牢,夹杂着酸臭糜烂腐朽的味道,渗透进每一个囚犯的心里,恐惧莫名。

  在这寂静的黑夜里,突然的一阵叮当作响,或某个囚犯的不甘嘶吼,便犹如唤醒了沉睡经年冤魂厉鬼,刺痛你的耳膜,只有渗进心扉的黑暗是你永远的伙伴!

  位于牢房内部的一间囚室内,一个长袍儒衫的年轻人,正对一尺见方的窗户怔怔发呆。

  不同于其他囚犯的恐惧和疯狂,他的脸上大体维持着平静。

  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手指,似乎才能隐约透漏出他的真实心情。

  哒哒哒!

  囚室外传来一行脚步声,年轻人闻声转过身来,但看到来人却顿时瞳孔一缩:“董卓!”

  “哈哈哈,文若先生,旬日不见,可还安好?”董拙哈哈笑道。

  荀彧,字文若,才华过人,士人皆称颂其有王佐之才!

  历史上,他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因涉嫌谋划行刺董卓,而被下狱。

  但因查无实证,在荀家尽力营救下,终于从天牢脱身。

  其后他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十几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荀彧对曹操贡献很大,战略上,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战术上,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制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同时,他还出身世家大族颍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后。

  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

  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因为荀彧的投靠,缓和了曹操与世家大族间的矛盾,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只可惜,他太过忠于汉室,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迫,服毒自尽。

  获谥为“敬”,后追赠太尉。

  董拙真没想到,自己手中竟然还有这位大才!

  只能说,在董卓心中,荀彧实在没什么分量。

  这也很正常,虽然荀彧被成为王佐之才,但这种才名,不过是士族间为壮名望,相互吹嘘而已。

  能够成名的,倒也算是一段佳话。

  但绝大多数,日后都是寂寂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