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_贰臣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一应用度,均照原先规制,切忌不可委屈了大人。大人畏寒,这屋里随时备些汤婆子、暖被......”

  “侯、侯爷恕罪!小的们......没有本事做得了这些主啊!还望侯爷您......发发慈悲,不要为难小的。不如、不如您去跟我们执掌天字牢刑狱的大人说?”

  “也罢。那此人何在?”因了之前的事,萧岑对审刑院那帮人无甚好感,自然也就不报希望,不想他刚问出这么一句,就有人在身后答道,“下官在此。”

  “余......你是余池?!”

  “正是在下。”来人不慌不忙地对萧岑鞠了一躬,随后便主动走上前去,面对他疑惑的表情笑意盈盈地说,“侯爷真是贵人多忘事。下官已经托楚大人的福,出任这审刑院知事已有一段时日了。”

  “嗯。”萧岑只微微点了下头,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他一眼,便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余大人近来可好?”

  “好......好着呢。古人云,知恩图报,方为君子之道。下官这就是来报恩的。您且放心,有下官在,不会让人委屈了大人。”

  “......如此,那就有劳余大人了。”事实上,萧岑觉得这余池看着就不像个好人,很想转身就走,但俗话还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因此,他也就一面按捺住心中不耐与之周旋,另一面则盘算着回府之后再行商议。

  朝廷重臣相继入狱的事,很快就在京城巷尾茶肆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拍手称快的占多数,但到底只敢私下道几句“解气”,无人敢像前儿那样聚众闹事,唯恐玄武卫那伙饿狼突然出现把人抓走。

  不用细思都能知道,这都是宋格致及其党羽的“功劳”,他们使人在街头散布荒唐言论,加深百姓们对楚临秋及北衙禁军的憎恶,造成了如今这种“水火不能容”局面的产生。

  而现在这种局面就要被打破了,因为楚临秋的人借着馆阁鸿衣先生讲学的空档,当着数百人的面抛出一个问题,把读书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漠北军困局”身上。一时间,叫屈者有之,扬言要请命者有之,馆阁都乱成了一锅粥,再无人潜心做学问。

  楚临秋想要的便是这种效果,一旦儒生们都拧成一股绳替萧岑及漠北军叫屈,请求查明真相,那么他安排的奏章就可以伺机而上,双重强压之下,天子即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掂量着行事。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